以“开放、开拓,打造全新投融资平台”为主题的全流通时代重庆资本市场发展论坛8月18日在西南重镇重庆市举行。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专题发言,随后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债务重组提升国有资产质量
    黄奇帆首先介绍了重庆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的运作情况。他说,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重庆市加大了国有资产的重组力度,成效显著。2002年,市国资委管理的市属国有资产总资产为1700亿,今年上半年达到4100亿,三年时间增加了一倍多;而净资产则由原来的400亿增加到1200多亿,增加了两倍。国有资产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来的1700亿资产中,80%左右是工商产业类资产,20%是基础设施类资产;而在现在的4100亿资产中,40%是基础设施类,30%左右是金融类(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30%是工商产业类。总之,国有资产总量增长了,结构也合理了。
    黄奇帆说,重庆市政府在国有资产运作方面主要进行了三类调控:一是在需要发展的领域对国企进行合理的注资,主要包括注入国债、注入存量资产、注入政府规费、注入土地储备资产以及企业兼并过程中资产的转移。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资产向优秀企业集中,资本向优秀企业家集中,资金向优秀项目集中。三是对国有企业历史形成的坏账和债务进行债务重组。近几年重庆市属国企共处理了近300亿元的不良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基础设施类、工商企业类的国企进行重组外,重庆市还对金融资产类的公司,如重庆市商业银行、西南证券、农信社和渝国投等进行了重组改造。
    通过剥离债务式的资产重组,重庆市的国有资产布局更为合理,组织结构更加优化,资产质量大幅提高,这就为一些优质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打下了基础。
    两三年内八家集团整体上市
    黄奇帆在会上表示,由于经过债务重组和剥离不良资产及优化资源,重庆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重庆市正在考虑从30多个国有控股集团中选择8家优质的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其中包括金融类资产,如西南证券和商业银行,它们经过重组以后已经脱胎换骨了,工商产业类的有商社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机电控股、仪器仪表集团,基础设施类的有能源集团和水务集团。
    上述8家集团整体上市,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通道:一是到香港上市,比如重庆市商业银行和机电集团;二是两、三个集团可以考虑借壳上市;三是有的集团旗下有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增发、回购母公司资产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四是在深沪A股市场IPO。在这些集团整体上市的过程中,国资委要发挥管理国有资产的整体优势,要把集团的不良资产全部剔除出去,集中交给一家公司管理,要保证整体上市的资产优良,不能让投资者吃亏。黄奇帆说,希望能在两、三年内,这8家国有控股集团能实现整体上市。
    黄奇帆表示,国有控股集团整体上市,主要有四个目的:促进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通过融资,推动重庆经济的发展;通过上市融资实现资源优化和配置;促进国有资产体系的再整合,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他还表示,作为地方政府,一要对股市负责,要把最优秀的企业推上市,二也要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服务。
    在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有关中小企业上市的问题时,黄奇帆说,目前重庆市已有40多家中小企业进入了上市辅导期,其中有20多家企业争取尽快上市,他们将在国内中小板、主板或海外上市。
    分步规划打造西南金融中心
    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全国第四大直辖市,重庆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随着重庆一大批国有控股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壮大,重庆国有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也起着辐射作用,这无疑有利于培育和推动重庆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于有关重庆立志成为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这一话题,黄奇帆对此显得较为低调。但他表示,重庆市已作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从1997年至2007年,重庆市埋头打基础;从2007年至2015年,重庆市加强功能开发,除原有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之外,着力打造贸易和物流,将重庆市经济规模做大做强,形成大批量、多层次经济格局;在经济经过巨大发展和资本市场配套日益成熟的2020年之后,重庆将有望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并对周边要素起着配置和辐射作用。黄奇帆认为,重庆并不急于要成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当重庆的经济经过长足发展,形成一大批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并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以及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和辐射作用,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的重庆自然有望成为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