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彦 综合报道
    8月16日,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证实,宝马集团已同意将罗孚(Rover)品牌以略高于1100万英镑的价格售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福特公司不拿出同样的金钱履行当年与宝马签订的该品牌的优先购买权,9月,罗孚品牌就将与它最热门的两款车罗孚75、罗孚25的全部知识产权共同归属上汽集团所有。
    当记者致电未来将生产和销售罗孚轿车的上汽汽车制造公司时,其公关负责人虽未证实此消息,但他告诉记者,罗孚品牌宣传的前期准备已经就绪,大规模宣传攻势不日将会打响。而两个月前,他们还因与宝马谈判陷入僵局,无法宣布新车品牌而只得看着被南京汽车集团收购的MG名爵品牌提前打响宣传战。
    新车能否挂罗孚品牌对上汽而言意义重大,作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重头戏,这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轿车将不会再像那些合资品牌一样,在出口问题上受制于外方。而罗孚品牌悠久的历史及其在全球的知名度将为这款车打开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这也为上汽在罗孚项目上与南汽竞争与整合的力量对比中增加了重重的一枚砝码。
    收购之战
    在经营不善的英国汽车厂商MG罗孚去年4月破产之前,上汽已经支付6700万元购买了其最核心的两款车罗孚75、25的知识产权,而后罗孚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一夜之间破产清算。
    上汽原以为被抽走核心资产后的MG罗孚会在破产后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将剩余资产(包括MG品牌车型的知识产权、英国工厂的整车及发动机生产线和模具)卖给自己,却失了算。负责罗孚工厂清算托管的普华永道把它们以5300万英镑一次性全部出售给了南汽集团。
    在此次收购中,上汽、南汽各自得到的正是对方所缺失的部分。所以,上汽需要投资采购设备,建设新的整车及发动机生产线;而在轿车领域基础远远弱于上汽的南汽则急需更多的人才来解读图纸,调试设备,组织生产销售。今年春天,南汽和上汽分别在南京和仪征开工建设未来的工厂,对于中期的规划投资,南汽大约在40亿元,而上汽则达到了100亿元。
    但直到目前,上汽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出的车仍不能直接挂上罗孚品牌,因为使用权还掌握在宝马集团手中。如今终于以低于最初所传2000万英镑的价格与宝马达成交易,这对于上汽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次胜利。
    虽然双方的基础不同,对自主品牌的目标值也不同——南汽只要在数年内最终将MG名爵卖出10万台/年就很成功,而上汽的胃口却是百万级的,但由于产品定位的接近性,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这两个系出同门的品牌之间必然将展开像劳斯莱斯与宾利那样的直接竞争。
    釜底抽薪
    上汽与南汽之间的战争早就已经开始,只是我们刚刚闻到来自正面战场上的硝烟。
    上汽体系内,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两家合资企业的配套商都是合资企业,且上汽持有其50%以上的股份,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汽有足够的力量要求这些配套商在初期以很低的利润率为罗孚项目配套,并拒绝为其竞争对手南汽的MG名爵配套(尽管两者80%以上的配件都可共享)。
    事实证明,南汽的MG确实没有多少配套商来自于上汽的成熟配套体系,MG项目总指挥张欣上周四对记者说:“配套的事已经都安排好了。”此前,有南汽MG项目组的高层向记者证实,他们的配套商来自国内和国际两部分,其中上汽体系内的不多。无论怎样,要想达到与上汽配套商同样的质量标准,南汽所支付的成本肯定会更高。
    另一个重要的消息是,上汽在7月底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签订了一项合资协议,双方成立的合资企业计划收购中国重型商用汽车生产商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67%的股份,并在重庆投资1.2亿欧元新建一个生产厂,其中依维柯将注资4000万欧元。这项合资意向目前正在等待中国政府的审批。上汽汽车公关负责人已向本报证实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7月中,上汽集团已经将其旗下所有合资公司的中方股权整体纳入到上市公司上海汽车之中,实现了整体上市,一旦罗孚品牌的收购与依维柯合资项目尘埃落定,便可增发股票为这两个项目迅速融得资金。
    但这对南汽集团而言,绝对是一个危险的消息,因为目前南汽集团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其与菲亚特集团合资的南京依维柯汽车公司每年6万辆的销售利润。而对于正从衰败的泥淖里向外爬的菲亚特集团而言,如果能与资金充足的上汽集团达成合资,其在中国的天平向上汽方面倾斜也在情理之中。
    整合的砝码
    在外界看来,上汽与南汽在罗孚项目上应该整合,可以减少很多重复投资与内耗,有利于增强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但这种整合必须你情我愿才行。
    其实南汽在收购MG罗孚的固定资产之后,是非常希望与上汽之间就此项目进行整合的。南汽集团的高层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表示随时敞开着与上汽合作的胸怀。但大意失荆州的上汽显然不愿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整合南汽。
    不久的将来,手握强势的罗孚品牌,又有了依维柯的项目,从纯商业角度来看,上汽已经具备了在市场上全面打击南汽的实力,从而也具备了整合罗孚项目的主动权,最终大家是在市场上血战到底,还是进行一次合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还要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意愿。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