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认为,舍弗勒整体并购洛轴希望渺茫
    本报记者 高建锋 北京报道
    “我们会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作计划,不排除合资、合作等方式”,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说:“作为制造型企业,舍弗勒会从管理、投资、技术转让和决策的效率等方面考虑各种合作的可能性。 ”
    在并购洛轴前途未卜的敏感时刻,舍弗勒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并暗示总部一向坚持的独资原则可能松动。此次表态也是这家谨慎的德国家族企业首次就洛轴事件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
    并购价格曾增加3亿元
    据该位高层人士介绍,德国舍弗勒集团与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并数次派遣德国专家到洛阳考察。
    今年5月30日,洛阳市国资委与舍弗勒签订整体收购洛轴集团的框架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洛轴集团(含洛轴集团与LYC公司)大院内,除军工分厂、众诚金切和钢材制品这三个分厂以外,所有资产(主要是房产、设备、土地资产和LYC品牌,不包括库存和流动资金、有效债权)以人民币11亿元的价格由舍弗勒收购;
    二、舍弗勒将洛轴1320亩土地和42万平方米的厂房(包括铁路专用线)全部无偿返还给洛阳市政府,洛阳市政府为舍弗勒在洛南开发区征600亩地;
    三、在5年之内,舍弗勒将投入5亿元新建工厂,并追加投资约5亿元用于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数亿人民币作为企业运营的流动资金;
    四、舍弗勒整体收购洛轴后,雇用职工人数不低于6000-7000人。
    该人士表示,舍弗勒最初报价1亿美元(人民币8亿元),经与洛阳市政府和洛轴的多次磋商,并顾及到洛轴的现状特别是安置职工所需的费用而做出让步到人民币11亿元。政府通过出让洛轴所占土地,可以获得人民币8-10亿元。因此,洛轴长期以来面临的资金困难将得以解决。
    保留LYC品牌
    该高层人士表示,舍弗勒集团实行多品牌战略,拥有INA、LuK、FAG以及其它众多品牌。“如果成功并购洛轴,我们将坚持延用LYC品牌,不仅因为LYC是中国客户熟悉的品牌,而且舍弗勒也认为LYC品牌非常适应她目前的多品牌家族,因此自然会得到保护和进一步发扬光大。”
    分析人士认为,坊间所谓“毁去品牌”的猜测毫无根据,LYC在我国轴承行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放弃该品牌实为不智。而如果用FAG取而代之,则由于两者市场定位不同,势必影响FAG的市场定价,使舍弗勒得不偿失。
    该高层人士还透露,舍弗勒中国工厂的定位是首先满足中国用户需要并供应大部分亚洲市场及其他部分地区用户,目标是成为舍弗勒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在舍弗勒的多品牌战略下,LYC将会最终发展成为在中国和亚洲乃至其他地区与INA/FAG并列的主品牌之一。
    据介绍,舍弗勒集团在我国已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在太仓的一厂,二厂和集团唯一一家德国境外的德国双元制培训中心,银川的铁路货车轴承厂,上海的汽车轴承厂,上海研发中心,试验中心以及应用技术中心等。
    整体收购希望渺茫
    此前有媒体报道,7月25日,舍弗勒高层曾在洛阳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拜会河南省国资委有关领导,后者给予的明确答复是:舍弗勒不能进行并购,但可以参股。
    对此,舍弗勒高层人士表示:“双方确曾就项目进展和各种方案的可能性进行过不同形式的充分交流,但舍弗勒没有收到此类答复。”
    该人士还透露,7月11日,舍弗勒高层曾拜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并将舍弗勒意图作了完整通报,特别是舍弗勒集团的多品牌战略、中国总体投资计划以及对中国工业包括军工用户的益处。
    但从中国轴协的后续反应来看,此次拜会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中国轴协常务副理事长、代秘书长郑如辰在电话中向记者明确表示:“参股可以,整体收购绝对不行。”正是7月中旬以来,中国轴协动作频频,媒体上反对外资并购的呼声亦愈来愈高,并最终引起高层的重视。
    对此事件的进展,观察人士认为,目前看来,当前的大环境是舍弗勒并购洛轴的最大障碍。种种迹象表明,舍弗勒整体收购洛轴的希望已非常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