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再造一个A股市场?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终于完成了艰难的上市之旅。
8月8日,根据当天发布的网下申购情况及定价结果公告,国航此次发行价格最终为2.80元/股,为询价区间2.75元/股-2.95元/股的中间价;发行数量为16.39亿股,比最初设想的27亿股大幅缩减,融资规模比预计的79.65亿元至少减少30亿元。
发行“缩水”的主要原因,是机构投资者申购冷淡,仅申购了4.6975亿股,比预想的11.75亿股减少了一半还多。
继中国银行之后,大盘股的回归与新发已成为最令市场生畏的话题。
自今年6月5日A股市场恢复新股发行以来,新股发行(IPO)的速度与规模远远超过市场在年初的预期。仅两个月,IPO规模已超过500多亿元,超过2004年全年的IPO募资总额。
与此同时,大盘指数大幅下挫。上证指数从7月5日的1757点跌到了8月7日的1541点,短短一个月内跌去了12%。
“关于市场扩容的问题,证监会也很关心对指数的影响。但是通过市场扩容来调整市场结构,让质地优良的大盘股上市的目标不会改变。”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一位人士说。
“虽然市场不好,但是大盘股的发行不会停。”一位参与中国工商银行IPO进程的投资银行人士也表示,“当然,今年力保的主要是工行的发行,其他大盘股可能会视市场情况而定。”
IPO“井喷”
按照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国工商银行计划在A股市场发行不超过200亿股。此外,中石油、中铝、中交集团、中国人寿、兴业银行等机构,已经在A股市场门外排起了长龙。
这些企业几乎都置身于中国企业500强中。其中,中石油排名第一,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五,中国人寿排名第六,中铝集团排名第45位。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中交集团,按营业总收入也将排名30强之内。
对于A股市场而言,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短期内A股融资规模和进程加快,是促使市场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市场绝对有能力接纳大盘股的上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陈李如是分析。
陈李及其同事徐妍、周峰在近期的一份策略研究报告中称,以目前的融资速度判断,预计2006年A股市场融资——包括IPO、增发、可转债等——有望超过1700亿元;A股新发股票的总市值有望在九个月内超过4万亿元,接近新老划断前的A股市场总规模。换言之,九个月再造一个A股市场。
该报告还认为,市场的快速膨胀可能有以下影响:首先,六个月后,A股总市值将超过6万亿元,达到H股市值的两倍,A股真正成为中国股票主板市场;其次,A股市值集中度下降,前十大市值股票总市值占比从34%下降到22%,个股对指数、市场的影响力下降,更有利于推出股指期货;其三,大市值股票行业结构发生变化,前十大行业逐步从钢铁、石化、电力,转变为银行、能源、消费服务等。
“未来几个月,如果按照现行的速度发行中小盘股,另外再发行两三只规模在20亿股以上的大盘股(包括已披露的工行IPO),预计2006年A股市场的IPO募资规模将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出现类似于香港2005年的IPO‘井喷’情形。”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陈久红也这样判断。
关于大盘股扩容对于市场的影响,中信证券分析师杨青丽认为更多地将是短期现象,而且心理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在她看来,市场的下跌主要集中在新股的申购时点上,这是由于市场普遍认为认购新股会带来无风险收益,因此参与者蜂拥而至。
“由于一级市场的收益率过高,使得资金都留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肯定要受影响。”陈李说,“如果新股发行的定价更市场化一些,一级市场收益率趋于合理,那么二级市场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市场的下跌,很快引发了呼吁政府“干预”的要求。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应当先发几十只小盘股,让市场在资金和心理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再让大盘股发行。
林义相同时也对现有的配售机制提出了建议:“网下配售和大资金配售,需要冻结几千亿资金,但实际能用的也就几十亿到100亿。这增加了资金成本,放大了资金需求,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他提出,应该根据投资者的持股市值,配送新股认购证。
“证监会对这些观点保持关注,但要想保证市场的长久稳定,必须要有优质的大盘股。”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一位人士说。事实上,对于中国证监会来说,愿意更多大盘股在A股发行上市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希望提升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度,防止A股市场边缘化趋势。
“166家央企未来整体上市后,A股市场才能够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是大势所趋。”联合证券策略分析师杨伟聪说。
重提双向扩容
吸引优质大企业登陆A股市场并不是最近的想法,早在两年前宝钢增发的时候,中国证监会就提出了上市公司和入市资金之“双向扩容”。
实际上,当时管理层的想法与时下并无二致,即希望通过增加优秀上市公司的比例,来稀释现有劣质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
然而,两年前市场一路走低,管理层最终放弃了“双向扩容”的打算,转而率先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希望“支付对价”能够拉动市场走高。进入2006年,证券市场已经出现了接近60%的涨幅,股权分置改革也已经接近尾声,吸引优质大企业登陆A股市场有了比较充分的市场条件。
尽管监管层竭力推动,但以国内证券市场的现状,相当多的优质大型企业并不愿意在内地市场上市。其原因除了市场容量比较小,境内证券市场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境内资本市场完善成熟一些,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在境内上市。毕竟境内投资者对我们的认知度要高很多。”平安保险的一位高级经理表示,“但问题是,境内资本市场目前仍无法操作管理层持股,将来再融资也会比较困难。”
“现在所有的大企业都要发行A股,这已经不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更多地带有任务色彩。”一位投资银行人士称,“2004年时,管理层就已经要求A股市场在三年内为大盘股进入提供平台,这到2007年正好是第三年。”
伴随着A股迅速扩容,资金的扩容亦在同时进行中。政府正在允许更多的资金合规、有序地进入资本市场。
国务院今年6月15日颁布“国十条”,使得保险公司成为新股认购中最大、最重要的买家之一。此外,2006年年内大规模的资金供给渠道,还包括基金发行、QFII、券商、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信托等。
“根据目前的发行安排和速度,我们认为,基金2006年内将募集2938亿元;QFII全年将获得42亿美元额度,为市场提供资金约人民币335亿元;根据相关法规限制,投资机构2006年投资规模分别是保险业1880亿元、券商自营以及融资业务741亿元、企业年金200亿元、社保基金500亿元、信托业39亿元——资金总供给合计5428亿元。”联合证券研究员杨伟聪这样估算。
杨认为,今年内资金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这一平衡是脆弱且短暂的。随着新股发行规模提速,以及股权分置限售股规模逐月提高,2006年的资金平衡格局将在2007年后被打破。
8月3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管理层正在加紧起草一份“关于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入市规模”的报告,旨在提高现有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资金的入市比例至40%—50%;同时,扩大机构投资者入市规模,包括国有、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在内的三类企业的资金,将可能获准投资股市。
与此同时,为了挽救跌势不止的市场,发审会暂停了两个星期——此前两个月内,证监会已批新股21只,已上市16只。“证监会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力保工行上市的平稳。”一位接近中国证监会内部的人士称。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