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能耗,还要加强全民节能意识,尽快形成节能型消费模式。这既需要消费者提高节能的自觉性,也需要生产企业提供更多质量可靠、价格合适的节能型产品。节能消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
不可忽视的节能空间
近日,在北京某单位工作的小张一口气为他的新房子设计安装了30多只灯:吊灯、射灯、壁灯、镜前灯……其中,仅仅客厅里的一个吊灯,就装进8只灯泡,全部是40瓦的白炽灯。 小张说:“普通的白炽灯一只1元到2元,而最便宜的节能灯也要6至7元,名牌产品要几十元。两相对比,当然是买白炽灯更合算。”
像小张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这些消费者在生活中只顾节省一时支出,造成大量能源消耗。比如,白炽灯的功率大大高于节能灯,如果把我国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千瓦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去年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但70%以上都出口了。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也在大量浪费能源:关电脑时,多数人只是关掉程序;关电视时,只是摁一下遥控器上的关机按钮。然而,专家告诉我们,即便处于关机状态,只要电源没关掉,电器还会产生待机能耗。其中,电脑的待机能耗是4.8瓦,电视机是8.1瓦。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效能耗不同,待机能耗完全是一种能源浪费。据测算,目前我国城市家庭中的待机能耗平均相当于每户常年点着一盏15瓦的灯泡,每年的电费在60元以上。
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形成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脑、关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的待机能耗更不是个小数目。若及时关闭电源,每年可节电12.7亿千瓦时。
节能型产品为何“叫好不叫座”
降低能源消费离不开节能型产品。节能型产品形形色色,但消费者“看得多,买得少”,很多节能型产品“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主要是价格偏高,质量无保证,人们担心节约的钱难以“抵消”多花的“成本”,更担心多花了钱却达不到节能效果。
比如,变频空调是一种新型节能空调,但在北京一家电器商场采访时发现,不少顾客在变频空调前询问得很仔细,却迟迟不肯掏钱购买。
“变频空调虽然节能,但价格高。商家的宣传是真是假,心里没底。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买普通空调更合适。”这位顾客的话很有代表性。某品牌一台1.5匹普通定速空调的售价2008元,而同样功率的变频空调是2588元,价格确实贵不少。
不仅如此,即使购买了节能型产品,在使用时也可能存在诸多不便。
北京的王女士装修时安装的吊灯使用了普通灯泡。前不久,她在同事的建议下准备换成节能灯。然而,等把节能灯买回家,才发觉普通灯泡个头小,节能灯个头大,装不上。一个吊灯要数百元,更换吊灯是不可能的。王女士只好把节能灯放在一边,白白花掉几十元。
此外,目前的节能型产品还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虽然“节能概念”满天飞,但一些节能产品名不符实。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质量有保证、价格更低廉的普通产品。
节能消费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
节能要从点滴做起。作为消费者,一方面,要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随手关灯、关空调、拧紧水龙头,积少成多,时间一久节能效果就会显现;另一方面,要尽量选择使用节能型产品。
专家说,消费者在购买节能型产品时不能光看眼前。一般说来,节能型产品虽然价格偏高,但合格的节能型产品在其使用寿命期内省下的钱,肯定超过购买产品时多花的钱。比如,变频空调在连续使用5—8小时以上,就会有好的节能效果。一台1.5匹变频空调,按平均每天运转5小时、每年使用120天算,一年能节电300多千瓦时,节约150元以上。3年左右时间就能“收回”多花的“成本”。
推动节能型消费,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损失浪费。政府机关以及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要带头使用节能型产品。近日,北京城区的中小学校的教室、办公楼里纷纷换上了节能灯,总数达82万只。据北京市节能中心测算,更换这些高效照明光源,每年可节电862万千瓦时,节约电费491万元。
其次,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生产更多的高效节能产品,让更多质量可靠的节能型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国家要加快推进节能产品的标准制定、认证、推广等基础性工作,提高节能产品的质量和节能效率,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在目前节能型产品普遍价格偏高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达到超前性国家能效标准、经过认证的节能产品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