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知名度、追逐更丰厚的利润,中国的许多低成本制造商都热衷于收购全球性知名品牌。但一些率先在西方国家购得知名品牌的中国企业却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现象。
    电子消费产品生产商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 Corp.)在它2003年收购的RCA和汤姆逊(Thomson)电视机品牌上的损失正在日渐扩大。 去年斥资12.5亿美元收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个人电脑业务、并因此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的联想集团(Lenovo Group)由于策略上的失误,造成其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开始萎缩。
    TCL与美国InFocus Corp.成立的合资公司斯曼特微显示科技有限公司(South Mountain Technologies Ltd.)正在削减在美国和挪威的业务,该公司没能为其生产的电视元件签到一笔合同。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 (Wanxiang Group)几年前收购了境况不佳的芝加哥零配件厂商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 21%的股份,但去年该厂还是没能避免破产清算的命运。
    在收购外国企业方面,中国企业相对来说还是新手。为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Amherst Partners LLC董事Ling Wu说,过去,中国公司喜欢成立合资企业或购买外国技术产品的使用权。
    许多这类交易的对象都是原本境况不佳的业务。比如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在联想收购前的4年时间累计发生亏损近1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决定收购这类业务时的想法是,可以利用自己成本低的优势扭转局面获得盈利。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利用这些品牌已有的全球分销网络。
    他们基于这样的想法作出的冒险举动将来或许会得到回报,而且,并不是所有交易都处于挣扎境地。万向集团收购的Universal Automotive虽然最后倒闭了,但该集团在西方国家的其他投资都见到了回报,如位于伊利诺伊州的Rockford Powertrain Inc.和Drive Line Systems LLC。这些成功案例促使万向又收购了芝加哥小型企业Paragon MedManagement LLC.的部分股权。中国许多大型收购针对的都是生产性业务。
    不过,中国在收购西方企业时要么因为别人出价更高而望洋兴叹,要么因为政治因素而失利,或者索性就是因为不知所措而黯然退场。如今年7月,中国移动(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收购卢森堡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SA的计划因其最后一刻临阵畏缩而告吹。两家公司自5月份一直在进行排他性谈判,后者在16个发展中国家经营无线网络业务。
    去年,中海石油(Cnooc Ltd.)曾出价185亿美元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此事在美国政界激起一片反对的声浪,最后中海石油撤回了投标。
    但这些挫折并未阻挡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脚步。前不久收购了德国机床制造商Kelch GmbH的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Harbin Measuring & Cutting Tool Group)正在美国老工业区物色收购对象。万向也曾表示,有兴趣收购身处困境的汽车零配件巨头德尔福(Delphi Corp.)的资产。
    专家们表示,通常来讲,这些企业自己的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都不高,因此需要收购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旗下BMO Capital Markets Corp.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波特(Douglas Porter)说,与试图将在中国的市场扩大到美国的做法相比,通过直接收购获得市场占有率的策略似乎更明智。
    不过,联想和其他企业的遭遇促使中国企业在收购问题上三思而行。这些企业的经历让人们看到要做成一笔成功的收购有多么困难,很多事都会发生变故。
    比如联想,它在削减IBM个人电脑业务成本上的行动过于迟缓。IBM个人电脑业务在被收购前已退出家用电脑市场,而在商用电脑市场上也难以适应全行业价格迅速下降的潮流。至于TCL,它在整合RCA和汤姆逊方面的主要失误在于,它未能预见到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需求会如此火爆。
    在中国市场大名鼎鼎的联想在国际上却鲜为人知。联想经过谈判获得了在交易完成后的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授权。但后来它又决定随即开始使用联想自己的品牌。一些专家认为,联想在向本土以外的小企业及家用个人电脑市场扩张方面行动不够迅速。咨询公司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 Inc.总裁罗杰?凯(Roger Kay)说,联想还过早舍弃了IBM品牌,使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大受影响。
    现在,随著西方个人电脑市场需求放缓,联想正努力扭转局面。它著手解决IBM在欧美国家成本过高及与供应商之间关系不顺的问题。去年12月,联想撤换了刚刚上任8个月的首席执行长沃德(Stephen Ward),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戴尔公司(Dell Inc.)的阿梅里奥(William Amelio)。阿梅里奥在销售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削减成本。阿梅里奥到任后,联想裁减了大约1,0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还合并了在美国的办事机构。上周,他又从戴尔挖来两名管理人员。
    据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IDC)提供的数字,联想的个人电脑在国内市场销售势头强劲,但它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今年却有所下降。IDC估计,联想今年前6个月在美国个人电脑总发货量中所占的比例从一年前的17.5%降到了16%。它在欧洲个人电脑销售商的排名从上年的第五位下滑了一位。
    联想的股价在宣布收购IBM之后曾一度大涨56%,但近来已大幅回落。该股在香港股市周三的收盘价仅较其收购前股价高出4%。受中国国内销售业绩的强劲推动,该公司在截至6月30日的今年第一财政季度实现收入35亿美元,利润500万美元。
    TCL今年夏天宣布,由于欧美业务持续亏损,决定对公司进行重组。该公司主要从事传统电视机及数字背投机型的生产。由于去年圣诞节消费者的兴趣转向了平板电视,公司被搞得措手不及。虽然数字电视市场一片繁荣,但TCL的增长幅度却急速放缓,其身为世界最大电视机生产商的桂冠也一度被韩国竞争对手夺走。
    目前,TCL的股价已接近5年来的低点,与2003年11月宣布收购RCA后的股价相比已下跌75%。今年一季度,其电视机子公司亏损1,800万美元,亏损额较一年前增加了一倍。去年秋季,公司预计电视业务今年能有好转,但现在看来何时能扭亏增盈难以预料。今年早些时候,TCL在美国进行了裁员,位于印第安纳州印地安纳波利斯的营销、设计和商业发展部门遭减员。
    该公司截至6月份的季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2%,但低于截至去年9月的三个月22.4%的增幅。
    TCL董事长李东生在今年初接受采访时表示,收购RCA/汤姆逊目前来看还算是一次成功的交易。他说,我们仍认为,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但速度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快。
    等离子平面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市场趋势同样也让TCL与InFocus的合资公司斯曼特微显示科技公司很受打击。成立斯曼特的初衷是为了给两家公司提供配件。去年底,InFocus停止销售背投式电视,这使TCL成为合资公司的唯一客户。InFocus首席执行长凯尔?兰森(Kyle Ranson)说,向其他制造商供应部件的目标没能变成现实。InFocus希望本季度能售出其在合资公司所持的50%的股份。
    李东生承认,仅仅做到精简和高效率还不够。公司必须在消费者需要的技术上有更多创新。他还说,我们必须做的是让欧美业务更快地转向平板电视市场。为了迎头赶上,TCL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向LG.Philips LCD Co.购买平板用以生产新的平板电视机。
    即便如此,到它与美国大客户Best Buy Co.现有合约到期后,它很有可能失去在美国的这个主要的销售渠道。Best Buy新增了很多平板电视品牌,包括惠普(Hewlett-Packard Co.)和Westinghouse Digital Corp.等,还计划逐渐撤出RCA品牌。TCL和Best Buy发言人均拒绝置评。
    Gary Mcwilliams / Evan Ramst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