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深圳高峰会于2006年8月25日-27日在中国深圳召开。主题是“什么改变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之后,逐渐已经能够对种种经济现象作出准确判断。如何能够正确地规范各种商业行为?如何建立营造有利于监督契约执行的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建立以契约精神改变中国?
以下是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袁铁一:我们在案例方面既跟本土企业打交道,一个跟跨国公司打交道。一个是领导体制的差距,第二个是我们的自己观点的差距。
如果说没有差距,王文京的回答是最狡猾的,他说有差距,但是差距实际上是有不同,但是差距我们给人家差在什么地方。回过头来我觉得我自己的行业反差是最大的行业。我看别人的话,我们说金融的,今天接受的是电信,明天是接受的是石油。了解得不是很深,但是会看。我觉得真正的命题不在于有没有差距,真正的命题是在于在哪些方面我们能够取胜。有些方面是正面交战的过程,有些方面是侧面的交战的过程。到底在哪一个领域,我们今天还能够和跨国公司进行一个竞争。前不久在郭为的会上写过一个扁平的世界。所谓的扁平的世界就是世界已经扁平了,战乱越来越少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只要在扁平世界的地方,他会不断的把世界变得扁平。我们这种扁平的优势是差于别人的。在扁平世界里什么能成功?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标准,再一个是品牌。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标准,他获利的最大的空间一定是掌握在他手中。我们最多是世界工厂,他们获利的空间让他们拿走了。最后到品牌,老百姓认识到了品牌,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在这些领域,我们中国哪些公司,能够在规模、标准、品牌上还能和跨国公司竞争的,我们要看这些领域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能够胜。我们从这里面得到的启迪,就是在其他方面能不能有可能。比如在电信方面有壁垒,中国移动是拼命的压,每年要赚600个亿。在这种的品牌下面跨国公司不一定打得过我们。在零售企业,这三个方面不一定占优的话,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袁铁一:我们从美国那个时期来看,如果拿他们来看他们建立十几年的企业和我们的企业家相比还差得很远。我们一起谈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家很棒,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这么大的成绩是很棒的,平时我们吃得家常菜不错,但是吃鲍鱼是更好。我们能不能在短的时间内赶上它。比如说我们在教育方面,再教育推出流程的东西不是很重视。我们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很难在找自习的时候,是不是90平方米的房子是不是规定的一个政策。我们在跟跨国公司做了一个调研,去调研一下我们现在这个结构里面中国的本土企业家和跨国公司的企业家差距在什么地方?第一个说尽管顶呱呱的老总说在国外企业家到中国来不敢开车,我们发现国外企业家的冒险精神要比我们高一些。这是面世和调研。第二他们的团队意识比我们更好一些。我们本土企业家个人的意识很好,我调查过,在企业里是绝对的控制。第三我们平时说很少有表现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家到外国去做路演的时候,你在做所有的演讲的时候,你讲的东西没有他们更科学更好一些。还有一个,我们很多的民营企业跟跨国公司相比心态不好。我们在和华东一家民营企业合作的时候,我怎么赶超机翼公司。他想我把一些跨国企业的人才全招过来,但是你发现过了一年所有的人才都走了。我觉得他的心态比较急了。第二我们看很多跨国公司的经理人降到民营企业里,但是我们可以看为什么这样?一个是职业经理人本身的问题是一方面,还有我们这些企业家他们的耐心程度。他们在招聘人的时候,从一个企业来讲,他有了很快的发展。从企业的管理建立上来说,跨国公司扎扎实实的做了起来。你每天拿这么高的薪水,你每天的工作我觉得是不亏的。下面的人觉得这个人可能有好的能力,希望他近期有好的成果。但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夹缝中举一个例子。蒙牛招的第一个管理总裁是我帮他招的。两批职业经理人在走来走去,但是有两家还是做得不错的。还有一个是宇通客车公司。每年他都要招一批人进来,尽管这些人只工作了几个月,但我需要他们,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对我们的公司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我想给一点我的建议:第一个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源和财务是他的左膀右臂,但是销售不是。应该加大整个公司里的职业经理人的力度,这是我们的人力资源。把一些有忠诚度的人才带动起来。再一个在规划和计划方面做一个很好的策划。我觉得规划性很重要。还有一个说,在招聘渠道方面,我们发现企业家招聘高端人才的方式,在大会演讲的时候可能觉得这个人不错,就招进来了。他是不是很符合中国的情况。
声明:搜狐财经独家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需要更多相关内容,请致电010-82726118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