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终于要再一次上调了。8月25日,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从9月1日起全面上调:原来的30元提高到60元,原来的60元提高到100元。
这次航油调价可用“迫不及待”来形容。 今年4月1日,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在上调时,规定的有效期为今年4月10日至10月10日,时间未到即上调燃油附加费,可见调价之急切。不仅如此,在此次燃油附加费上调中,并未规定结束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旦“形势”需要,可以随时上调,而不必受到原有日期的束缚,算盘打得可谓严谨。
航空分析师普遍认为,此燃油附加费上调将增加航空公司的收入,对冲燃油成本的大幅上涨,并缓解国内航空公司面临的亏损压力。我觉得这个预测过于乐观了。分析师们将燃油附加费上调增加的收入,乘以现有的乘客不难得出收入将增加多少亿的结论。但是,他们忽略了两条:
其一,乘客可能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一位乘客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调价后,京沪往返的燃油附加费、机场建设费已经达到300元,再加上往返机场的市内交通费,已经超过了目前单程机票价格。“如果是私人出行,出于价格因素,我倾向于火车或其他途径。”如果燃油附加费上调不止,对乘客必将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现在,铁路运输、长途客车都在不断改善服务质量,高端乘客的需求正在成为它们追求的目标。更何况,飞机晚点、拒不赔偿等做法,近来广遭诟病,一直在损耗着航空公司的形象。
其二,航空公司之间机票打折的竞争仍在暗地里进行得如火如荼,3折、2折乃至1.5折的机票,都不难买到。在燃油附加费上调之后,一些航空公司为了继续吸引乘客,会继续在打折上展开竞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燃油附加费上调的影响。
其实,最佳的解决方案不是上调燃油附加费,而是打破航油、航材等的垄断,引进竞争,降低航油、航材等的价格。资料显示,中航油的供油价格一直高于国际水平,甚至达到新加坡的2.5倍。在从中石化和中石油批进航油后,中航油还要再加上一定的进销差价(过去是480元/吨,现在440元/吨)统一卖给各地机场。此外,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材采购由中航材集团一家说了算,国内机场起降费也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机票订价早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此不无关系。
打破垄断虽然会暂时减少处于航空公司上游的垄断企业的利润,却由于激活了竞争可以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对这些大而不强、养尊处优的垄断企业是有利的。当然,这样做会受到利益集团设置的重重阻力,航空公司与中航油的博弈处于下风即是明证。于是,向公众转嫁成本是最简单的办法。问题是,这样既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使我国整个航空运输业处于畸形的状态:
航空公司的上游垄断企业坐享利润、广大乘客无奈地承受着不断转嫁而来的成本、航空公司即使连连亏损也不必有心理负担———可以将大部分责任归到上游垄断企业身上。航空业的发展动力、公众的利益,都在悄悄地被吞噬。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