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在一片“势在必行”的声浪中逐渐演化成“市场旺火”。这是继两年前“大炼钢铁”的投资热和先后两次钢价“热浪”之后的又一个钢铁热潮。但是透过种种火热“表象”,可以发现我国钢铁“并购”之局利益错综,关系复杂。 博弈过度极易导致一种“外热内冷”的结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评价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业重组时,下了“进展不快,实质性大动作不多”的评语。
重组尚未具备全面的市场条件
自从钢铁业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冰火两重天”起落之后,针对产能相对过剩,业内早已达成了“行业重组势在必行”的共识。
产业集中度低确实已是钢铁业的根本“痼疾”。据“我的钢铁”咨询公司提供的资料,去年国内粗钢、生铁、钢材和铁合金生产企业分别达到498家、983家、2267家和1325家。粗钢年产10万吨以下企业数仍占一半以上。钢材生产前4位企业产量在总产量中的份额只占不到12%。在新的投资中,5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的扩张速度低于100万至500万吨规模的企业。
但是看到了“势在必行”的根本出路,并不等于“大家都会自觉地往一条道上走”。钢铁行业分析人士贾良群说,根据国际钢铁业界的经验,行业整合只有在市场真正跌入持续性的谷底之后,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但是就我国市场目前的情况而言,尚未跌入谷底,行业整合的突破性时刻还未真正到来。
宝钢战略分析人士也认同钢铁业重组尚未具备全面的市场条件。他们指出,市场总体依然是高位运行,起伏转换较快,市场只要一回暖,一度停产的小钢厂就会重新开工,淘汰产能会“死灰复燃”。企业重组的推进更是会受到“冷暖起伏”的较大影响。
“并购路线图”的冲撞
随着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渐次展开,不同企业的并购路线图也在形成过程中。
贾良群认为,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的并购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路线是跨区域的,主要由国内的核心大企业来做。这种做法国家的产业政策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一方面可以在现有核心企业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区域巨头;一方面也可以改变中小钢厂争资源、重复竞争的不良局面。另一种路线是区域内整合,这比较容易推进。新近山东省酝酿整合省内的莱钢和济钢,以期形成年产3000万吨的钢铁集团。
但是,这两种并购路线已产生了一定的冲撞。这种冲撞如果扩展开来,从全国钢铁业宏观的并购重组格局来看,很容易形成一种僵持的“冷格局”。业内专家认为,从行业整合的有效性而言,跨区域并购应更被看重;但从行业整合的可行性而言,区域内重组可能更为现实。不过,如果区域内重组推进得不彻底,很容易成为一种“关门主义”,以整合后的体量上的巨大来拒斥外来的资源流动。而如果跨区域的重组在利益安排上处理不当,也会遇到重重矛盾。
据分析,目前不论是跨区域还是区域内的重组,其内在的动机无非是两个:一是防止自己现有的行业地位下降;二是为了通过并购获准实施新建项目,以占领行业生产的“制高点”。这种行业地位之争和新建项目之争,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很容易导致产业重组“换汤不换药”。
据国内一家大型钢厂的人士说,目前跨区域的重组项目难度很大,不少地方都倾向于内部重组。这可能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跨区域重组的利益安排不仅要考虑税收、劳力安置等“桌面部分”,而且还有不少“桌面下的”阻碍。为了新上项目而并购的倾向也有抬头,使面上的重组僵持。
“循序渐进”,文火“炖煨”
一位专家形象地说,面对钢铁业整合,“旺火容易烤焦”,熄火了又成了生米饭,都很难再次“回炉”。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文火“炖煨”,但在关键的时候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火候。
贾良群说,如果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目前国内的现有条件,实施区域内的整合确实是第一步,也是绕不过去的一步。这种整合没有跨区域的利益冲突,容易做,但也最容易“流于形式”。第二步是创造条件实施跨区域整合,这里要结合宏观面的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打破地方政企之间的“潜规则”和潜利益,使得地方政府真正能够形成“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等新型理念,消除“桌面下的”利益阻碍。地方不可“关门”,跨地域的大企业也不可凭借“强势”各个击破,形成市场垄断。同时还要理顺重组与新建产能、新上项目之间的关系,不要造成“旧的不去,新的又来”的局面。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