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加息释放紧缩信号 世行“报告”建议等待观察
中国政府正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熨平经济短期波动,其中包括,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连续两次“出其不意”的加息。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高密度的紧缩政策主要用以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政府担心,依靠信贷资金匆忙上马过多项目,最后会给银行带来大堆坏账。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也曾经历大兴土木的热潮,那些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至今仍在清理中。
本轮经济过热和紧缩性宏观调控应该始于2004年,紧缩措施包括限制过热行业、收紧银行贷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措施;而因为房地产是本轮经济过热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措施。目前来看,“管住土地,看紧信贷”的紧缩性调控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紧缩实施至今,下一步宏观调控是否仍将延续现有调控手段和方向,各方开始有了一些不同声音。
如本次加息之前,专家和学者就做出了不同预测和分析;加息消息发布之后,各方看法仍然不一,争论也依然存在。
除了国内学者的争论外,一些国际机构和研究者也作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同建议。发表了一些新的看法。
世行“报告”发出不同声音
在中国央行宣布加息之前,世界银行刚刚发布了其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在这份关于中国经济的分析报告中,世行对中国的投资热潮进行了更为细致和积极的评估,并对目前的紧缩性调控措施给出了一些“建议”。
这份题为《中国经济季报》的文件显示,时下中国经济中超过一半的投资资金来自企业利润而非银行贷款,而且投资增长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世行认为,这表明在分析投资增长成因时,除地方政府行为外,私营企业的驱动力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假设情况果真如此,一向饱受争议的加息举措将会面临更多质疑。此前,认为加息难以取得预想效果的理由主要是,中国的利率形成并非完全来自市场力量,而市场对于利率调整的反应也不敏感。
在中国所有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20%来自地方政府。日前,国务院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正副主席为他们违背中央政策、巨额投资燃煤电厂项目一事作出检查。但问题是,在分权体制以及现行绩效考核标准下,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投资饥渴症。加息对于这些长期视银行贷款为财政资金的投资主体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即使是在企业投资领域,观测央行上两次加息后的情况可以发现,小幅加息似乎没有什么无实质性影响。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我们的模型显示,(中国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需要分别上调300和200个基点,才能达到中性水平,使利率成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纠正这一偏差绝非朝夕之功。造成中国低利率环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它的校正需要放置到长期过程中来完成。而在此之前,由于存款实际利率接近于零,私营企业势必倾向于将其利润再次投入扩大生产。这实际反映出宏观调控作为一种中期行为,除了要对大量短期利益作出平衡,另还有着太多长期性、体制性、系统性的羁绊难以摆脱。
加息步伐或将停滞?
事实上,自2004年起,中国经济始终面临过热危险,但是决策层在加息问题上处境艰难。8月18日,央行宣布提高各档次基准利率的同时,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业界认为,此举目的在于对冲购房者相应增加的资金成本。
“并不是说加息有什么顾忌,但我们关注市场对每一个政策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其中包括股市会有什么反应、企业的财务成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反应。”
央行研究局局长唐旭表示。
这位官员所指的几个方面,其实都是制约加息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经历四年漫漫熊途后,中国股市曾在过去几个月中掀起一波上涨行情,但很快,大盘再次进入盘整阶段,骤然加速的新股发行节奏以及大量等待减持的非流通股,将在未来岁月中不断考验这一脆弱的市场。
企业利润方面,上述世行报告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有和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年同比长28%,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个百分点。但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来自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的数据则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第一季度下滑了13.5%。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效率相对较高的私营企业占比很小,而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转移到国有垄断的上游行业。产能过剩、能源紧缺、贸易摩擦,一直困扰着技术水平不高的制造行业。
在所有需要面对的问题中,汇率争端更令央行头痛不已。一方面,来自出口商和投机者的美元正在不断流入国内,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146.1亿美元,连续第三个月创下历史新高,这是导致市面流动性泛滥的最主要原因;但在另一方面,连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抬高市场利率,押注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游资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事实上,在本次加息前,中国的基准贷款利率就已远高于伦敦LIBOR和香港的HIBOR,美联储停止加息使得这一风险更加突出。
宏观调控何去何从
某种不甚明晰的转机可能已经来临。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尽管效力正在被削弱,但被称为“窗口指导”的一系列行政手段仍能发挥显著作用。譬如说,央行设定全年贷款增加2.5万亿元的目标,再譬如,控制新批建设用地的数量,等等。数字显示,中国7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6.7%,增速低于6月份的19.5%,“管住土地、看紧信贷”开始展示成效。
但本轮紧缩性宏观调控已持续两年多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不断迅速增长的现象,以及政府因此不断出台例如加息等紧缩措施的做法,学者、专家有了一些新的分析和看法。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分析和建议说,目前中国的投资增长除地方政府行为外,过半来自于私营企业利润,因此,中国政府在出台新的紧缩措施之前,应该先等待和观察一段时间。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表示:“最新数据表明,近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已开始对货币总量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美国经济放缓开始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中国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宏观应对措施。”
世行高级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季报》主笔高路易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许多措施也能达到宏观经济调整的效果。如刺激国内消费、提高投资效率、提高服务业(非贸易产品)相对于制造业(贸易品)的相对吸引力、推进体制改革等。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