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释疑
晨报讯(实习记者 邢飞)
7月全国房价上涨了5.7%,是物价指数(CPI)增幅的四倍多。近年房价上涨很快,然而物价指数(CPI)——这个测量生活成本的“温度计”却仍在走低。 这样的落差引发了人们对CPI的质疑。
昨天,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通过新华社专访回答了人们的质疑。“无论是按照国际惯例,还是从实际情况考虑,商品房价格是不应该直接计入CPI的。”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流动资产转为固定资产,因而购买商品房通常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行为。
房价涨幅是CPI的4倍,国家统计局回应质疑——
7月全国房价上涨了5.7%,是物价指数(CPI)增幅的四倍多。房价在飞涨,然而物价指数(CPI)——这个测量生活成本的“温度计”却仍在走低。这样的落差引发了人们对CPI的质疑。昨天,国家统计局不得不再次出面释疑。
买房是投资
不是消费
昨天,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通过新华社专访回答了人们的质疑。“无论是按照国际惯例,还是从实际情况考虑,商品房价格是不应该直接计入CPI的。”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流动资产转为固定资产,因而购买商品房通常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行为。
他特地举了个例子:假设100户居民,在某年有一户居民买了商品房,花费了100万元,而其他居民这一年用于住房的日常消费(水、电、煤气、物业费等),每户花了2000元。如果在这一年里,日常居住消费价格上涨了2%,而商品房价格上涨了15%,那么包括商品房在内的住房价格涨幅应高达10%以上,而事实上,这年的住房日常消费价格只上涨了2%。因此,将商品房价格变动直接纳入CPI统计并不合理,国际上通常也都不这样做。
不过,国家统计局承认,房价的上升,确实增加了普通消费者在居住方面的经济压力。因此,“国务院适时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的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专家说居住在CPI中的权重仍偏低
目前在CPI篮子里反映居住消费的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以及水、电、燃气等项目。尽管目前居住类在CPI中的比重已经比过去大大提高(13.2%,比2000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不过与美国相比这个比重还是很低的。
来自摩根大通的统计显示,在美国CPI的组成中,住房的比重最高,占到了三分之一,而食品比重最小,只占到14%;而中国的情况却恰好相反,我们最多的是食品37%,而住房却只占到了13.2%。而今年来的情况是,食品价格处于回落状态,因此居住成本的上涨难以改变目前CPI低位徘徊的命运。
对于住房权重过低的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此前曾表示,国际上,居住在CPI统计中的权重通常超过25%,我国有望在五年内上升至20%。有人估算,中国居住在CPI的权重应该为35%。
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宋国青新闻,宋国青说吧)认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调整现行CPI统计的数据结构,将住房纳入耐用品消费的范畴。晨报实习记者
邢飞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