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根据新闻准确判断汪洋是否真是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媒体报道的焦点也绝非质疑汪洋是否真为大学生,而是一个大学本科的学生选择了重新读中专,选择了学习操作机床。(《广州日报》8月26日)
汪洋做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能帮他尽快找到好工作。 是的,如今,职业学校的学生,可能比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这样的报道并不鲜见,说明的问题是:中国职业教育不够发达,中国学生、中国家长对于职业教育存有偏见,于是在一段时期内,造成职校生热门的局面。然而,它不能证明大学教育不如职业教育,更加不能得出大学教育必须向职业教育看齐的结论。
中国的大学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相当多的大学生反映几年大学读下来,没学到什么实际东西。这是大问题,大学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都要改革,但改革是在既定方向上的改革,而不是向着不把自己当大学的方向上改。
大学除了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是训练学生具备在不同领域出类拔萃的能力,是开启学生持续不断的上升空间。而职业教育,只负责培养学生掌握特定领域、特殊工具的工作与方法,两者间的教育方向迥然不同,不可混淆。
职业没有绝对的贵贱,大学生也可以从操作机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当学生开始操作机床,于职业教育就算是达到了目的;于大学,这绝不是最终目标。
现实生活中,一些职校生可能在专业外领域比大学生做得更成功,决定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个人努力,不能将他们的成功与曾经受到的职业教育完全联系起来,并以此判定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优劣。
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本来是教育的不同方向。即使特定时期职业教育供不应求,前景广阔,也不能要求大学教育向职业教育看齐。
目前就业压力大,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从偏离专业从事其他工作。为此,他们必须另外学习专业技能,如汪洋,读完了本科读中专,这只是就业的需求。你不能说,他在大学所接受的那些教育,就一无是处。大学教育的改革,只能是在既定方向、既定内容上的改革,大学永远也不可能开设机床操作专业。如果一个学生希望在大学里学到更多的专门职业知识,那就去读职校好了。
我倒觉得,真正考察大学教育方式、内容适合与否的关键,不在于学生是否毕业就找到了工作,而在于一段工作时间后,绝大部分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是否在各自领域内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能力,并因此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