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义 靳军 宜宾报道
    七、八月份以来,四川、重庆遭遇了50年不遇的持续伏旱,而川南宜宾市也未能幸免。旱情对地处宜宾市的G五粮液(行情,论坛)有何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如何?8月28日本报记者冒着36度的高温驱车来到宜宾市到G五粮液(行情,论坛)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生产淡季不淡
    在五粮液集团大楼稍做停留,记者就直奔厂区参观G五粮液(行情,论坛)的生产车间。记者参观了G五粮液(行情,论坛)三个车间:生产车间505和523,包装车间508。酒类销售的旺季一般在每年的第一和第四季度,而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二、三季度是淡季。但是,记者在参观中看到的情形是淡季不淡。
    505车间年产基酒2万多吨,是G五粮液(行情,论坛)高价位酒“五粮液”产量最高的车间。记者赶到505车间时是中午12点30分,正赶上一个班组下早班。为了减少高温对生产的影响,生产车间将工作时间调整为早班5点至11点,晚班17点至次日凌晨2点。陈班长告诉记者,7月底由于高温的影响停产了十几天,恢复生产后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近期时常加班。记者了解到,这个班组全年的任务量是基酒120吨,其中“五粮液”基础酒40吨。今年上半年,这个班组已完成基酒近90吨,其中“五粮液”基础酒60吨。
    原本只是要参观一下五粮液年产酒4万吨的最大的生产车间523,没想到记者13点20分赶到时,523车间仍是一付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这个班组正在紧张的进行当天最后一“甑”的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介绍,在目前接近37度的高温下,许多采用其他工艺的酿酒厂都“倒窖”了(行话:不出酒),由于五粮液采用特殊工艺,对高温高酸的耐热性强,虽然出酒量有所减少,但仍能正常生产。
    523车间2003年建成投产,现已成为基酒的最大生产车间,到2008年523车间将可以出产高价位的“五粮液”,从而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G五粮液(行情,论坛)只有一个包装车间508,但包装车间共有12个包装中心。这12个包装中心分品牌进行五粮液系列酒的包装工作,其中有2个中心包装高价位的“五粮液”和“五粮春”,其余10个中心则混装五粮液系列酒中低端品牌。记者参观的是第五包装中心,主要包装中低端品牌。第五包装中心共有10条生产线,记者计算当时共有7条生产线在生产。包装车间办公室蔡主任告诉记者,当天12个中心中有两个中心不生产,第五包装中心的每条线每天出酒量在20吨左右。此外,蔡主任表示,目前虽然是酒类销售的淡季,但生产情况却很紧张,包装完成的酒特别是高价位“五粮液”很快就有经销商的车拉走,因此许多包装中心现在已经开始加班生产。
    结构调整成效初显
    针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市场策略等问题,G五粮液(行情,论坛)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公司生产和销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刚刚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共销售五粮液系列酒6.97万吨,折合商品酒12.36万吨,系列酒销量同比增长4.97%,净利润则同比增长39.19%。虽然8月初受川南持续伏旱的影响,公司部分车间停产十几天,每天因此减少的基酒产量是几百吨。但就公司现在20多万产销而言,停产的影响很小。而销售则继续保持了旺盛的势头,营销部门的数据显示,7月份经销商预订的高价位产品“五粮液”酒超过1000吨,预付款则为数亿元。
    上述人士表示,公司确定的产品结构调整策略为:压缩低价位酒;加大投入,巩固中价位酒;精心打造高价位产品“五粮液”酒。而从中报显示,产品结构调整策略已初显成效:高价位产品“五粮液”酒销量同比增幅较大;中价位酒销量和收入均呈现良好态势;通过对部分中低价位酒的价格调整,遏制了低价位酒因成本上升而出现亏损的状况。产品结构调整的效果在中报数据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5.5%,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28.49%,而净利润则同比增长39.19%。这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高中价位酒销售增长带动毛利率增长的最直接体现。
    此外,该负责人还向记者详细诠释了公司采用多品牌战略的两个根本原因。首先,多品牌战略是由公司独特的工艺特性决定的。由于五粮液浓香型工艺特性决定了“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的生产特点,基于这个特性,公司形成了五粮液酒系列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第二,多品牌战略是酒类市场特性决定的。研究资料表明,一个完全成熟的白酒品牌最大的市场容量是两万吨,如果超过了这个量,就会对品牌的市场定位产生影响。在目前五粮液公司已形成年产45万吨系列酒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公司确立了实施“1+9+8”的品牌战略,即:1个世界性品牌五粮液,9个全国性品牌,8个区域性品牌,打造18个重点品牌来承载40万吨左右的销售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