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研组前脚刚走,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后脚就跟到了。
8月21日,在成都的一家宾馆里,水利部和黄委会召开了关于西线调水第一期工程可调水量及调水影响研究的座谈会。
据参会人士向本报透露,除四川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社科院、省委政研室、甘孜州和阿坝州政府等官员、学者外,到场参会的还有——水利部调水局副局长祝瑞祥、黄委会副主任苏茂林、黄委会下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董事长李文学、总工程师景来红等。
在研讨会上,黄河公司做了阶段成果汇报,四川方面与水利部、黄河委则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关键围绕两个话题:一是可调水量;二是赔偿问题。
22日上午,大会一字一句通过了双方都认可的“会议纪要”。
“与黄委会之前在成都召开的会议相比,双方的态度已缓和了许多。”参会人士说。
西线工程“无可替代”?
座谈会透露的信息显示,黄河公司认为西线工程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西线工程规模大,技术条件复杂,但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难关。”该公司表示,“仅靠节水缓解缺水形势是有限鹊模坪恿饔蜃陨碜试匆涯岩灾С帕饔蚓蒙缁岬目沙中⒄埂庸胰终铰缘母叨瓤悸牵匦氩皇被厥凳┛缌饔虻魉こ獭!?/p>
在阶段成果报告会上,黄河公司指出,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量,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沿黄地区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
黄河流域现状供需缺口即达49.2亿立方米,据预测,在充分考虑节水型社会建设,尽可能降低各行业用水定额的条件下,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2020年和2030年水平国民经济需水量分别为614.4亿立方米和647.1亿立方米;2030年水平多年平均黄河流域河道内外总缺水量达149.4亿立方米。
而且,即使不考虑远期的缺口,现阶段缺水问题已然叫人忧虑:
计划开工建设的能源项目由于没有取水指标而无法立项,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比如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水资源问题;黄河流域上中游西邻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近几年更是成为华北地区沙尘暴频发的来源地……在报告中,黄河公司不断摆列着触目惊心的事实。
更要命的是,在黄河公司看来,缺水问题已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各省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工作。
据记者了解,沿黄轴线地带将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水电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以山西为中心的中游能源基地、山东半岛重点开发区和兖滕-两淮能源开发区。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包头、太原等城市为中心的钢铁生产基地和铝生产基地;以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等省区为中心的煤炭生产基地等。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黄河缺水的最有效途径。”黄河公司指出。
不过,在其坚定的语气背后,8月28日,黄委会的一位资深高级工程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座谈会虽然是谈阶段成果,但总体还属于项目建议书阶段,“一切还充满变数,最后要由中央决策拍板”。
“可调水量”将缩小?
第一个变数,就是“可调水量”。
四川方面的一位官员向本报透露,原先规划三期的西线工程,现在一、二期可能要合并。
问题正是出在四川也缺水上。
四川省为解决盆地今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正考虑2030年后从大渡河调水20亿-30亿立方米至岷江,但岷江水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已很高,都江堰以下至新津近百公里河段每年都出现断流现象。
四川“抽刀断水”之举,无疑对西线一期工程从大渡河上游调水的可调水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据记者了解,原西线规划提出第一期调水40亿立方米,第二期50亿立方米。但也有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四川之举,除考虑地方利益外,也有搭顺风车之嫌。”
“8·21成都会议”上,黄河公司透露说:一、二期工程合并之后,仍称之为“西线第一期工程”,为了不影响规模效益和经济合理性,初步确定调水规模在80亿-90亿立方米,并指出这个调水量是“适宜”的。
据阶段成果显示,如选择90亿立方米的方案,淹没区影响人口达2.26万人,淹没寺院达18座,淹没1个县城、7个乡政府驻地;如选择80亿立方米的方案,将涉及1.18万人,淹没寺院8座,淹没4个乡政府驻地。
相较而言,黄河公司更偏向于选择80亿立方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调水量减少10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也随之减少了202亿元;90亿立方米的方案中,有的坝最高将达232米,次之也有159米。80亿立方米的方案中,坝高降幅明显,最高只有188米。
因调水量是“适宜”的,所以,黄河公司认为调水对调水区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但对工程建设不构成“制约条件”。
据阶段成果显示,一期工程后,坝址以上将形成12.416万平方米的水面,根据计算与类别分析结果,除了风力有所加强,对库区小气候影响较小;所影响到的植物种类多属常见,不需要迁地保护和建立种质资源库;因水体透明度提高,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原先适宜急流生活的鱼类,可能会移向库尾或支流上游生活、产卵,其种群数量会相应减少,但不致于灭绝……
水库规模越大,水库地震发生的概率就越高。据阶段成果透露,已发生的6级以上诱发地震的水库坝高均超过100m,库容均大于20亿立方米。西线第一期工程未来可能最高坝是188米,该水库发生地震的概率相对大些。另外,一期工程的几个库区附近有规模较大的断裂通过,也利于产生水库诱发地震——但总的来说,“一期工程处于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中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强烈活动区内相对弱活动区之一。”
对于这样的“成果”,四川方面显然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只是一期工程的调水量,如果第二、第三期工程都上马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还会这个样子吗?说没有技术难关,一旦工程运行后,隧洞内发生坍塌,谁来为此买单?”
更激烈的质疑,还是在赔偿问题上。
四川方面认为,若没有西线工程,很多投资者已经投向了自己家门口的河流搞水电开发,“作为工程主管单位,怎能不考虑赔偿呢?”
黄河公司的阶段成果则披露,要赔的只包括国务院上世纪90年代初批复《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时已建、在建的电站——大渡河上的龚嘴、铜街子;雅砻江上的二滩;长江干流上的葛洲坝、三峡等。
因调水产生的发电损失主要是国家西电东送的电源区,据知情人士透露,黄河公司还考虑了如下赔偿方式——把损失的电量直接补偿到华中、华东或西南地区。初步设想方案包括:开发长江水电、输煤到西南、输电到西南、输煤到华中华东、输电到华中华东、华中华东建核电、华中华东建燃气电站等。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