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已鲸吞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近八成的市场份额,但这种局面正在悄悄改变。昨日,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1至7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增幅,比前三年平均增幅下降近7.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医疗器械检查收费改革抑制了进口,而国产高科技医疗设备替代作用增强。 同时,进口的医疗仪器及器械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据最新统计显示,2003至2005年3年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增幅一直在10%以上。今年以来,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1-7月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1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长了2.3%。
其中,对于国内生产能力较强的品种进口量迅速下降,降幅达到15.3%至35.9%,而一些高端医疗设备进口量仍有较快增长,增长在11.9%至79.1%之间。目前我国主要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医疗器械,三个市场合计占我国进口总值的85.6%。
对于医疗器械进口下降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正在实施的医疗器械检查收费改革抑制了进口。
2005年年末,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制订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此项政策抑制了医院进口高档设备的积极性。
该政策要求医院在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和治疗收费上不得区别设备产地、型号,并遵守“不盈利”原则,宣布将对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成本进行测算并公布平均成本,各地参考平均成本制定价格。
而在上述政策出台之前,长期以来,进口大型医用设备收费标准高于国产设备,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极大地刺激了各大医院购买进口产品的积极性。
这也增加了病人负担,使器械检查费用成为继药费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负担,同时,还抑制了国内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
另一方面,国产高科技医疗设备替代作用也在增强。目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业已成为全国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综合性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生产有较快发展,其他一些高科技医疗设备在合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后,国内生产能力也得到加强,对进口设备形成了有效的替代。
1至6月,我国国内医疗器械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4.9亿元,同比增长31.6%,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医疗器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了高速增长。
不过,外资和合资企业现在还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主力军。数据显示,现有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远远高于化学药、中药等行业的对应比例。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