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首个权证———宝钢认购昨日以554万份的行权量结束了历史使命,行权数仅占到权证总量的1.43%,其余约3.82亿份的宝钢认购最终成为了废纸。
根据宝钢集团今日发布的公告,昨日,共计554.2559万份权证成功行权,同等数量的G宝钢股票已从公司账户转移至权证持有人账户,这些股票今日起可上市流通。 昨日未行权的宝钢权证将予以注销,不再具有任何价值。
宝钢认购的结局其实已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宝钢权证的行权价为4.20元,而昨日G宝钢最高报4.17元,最低报4.13元,收盘报4.14元,成交3124万股,看好宝钢正股的投资者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
“我共行权了100份宝钢权证,倒不是期望通过这一操作来赚什么钱,主要是想留一份交易凭证纪念一下”,一位小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而分析人士认为,在500多万份的行权中,类似的投资人也许不在少数。
宝钢认购于去年8月22日登陆证券市场,在1年多的时间里,随着G宝钢的起伏,该权证价格也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最高价位曾达到2.380元,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而今年6月份以来,随着到期日的逐渐临近,宝钢权证走上了快速回归之路。8月23日,宝钢认购暴跌85.78%,以0.031元结束了交易。由此,市场也产生了权证交易投机性过大的质疑。
“不能以是否行权来论定权证的成败”海通证券衍生产品部黄文卿认为,“宝钢权证的面世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品种,也为解决股权分置疑难杂症提供了样板,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沪深证券市场开启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门。”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现在发行的许多权证都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先天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发行人是大股东,一方面,无法通过持续发行的机制抑制过度炒作,另一方面,也无法杜绝发行人用一些手段影响正股价格,从而造成权证交易的剧烈波动。他们建议,未来市场应该多一些由第三方发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备兑权证。 (责任编辑: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