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政府驱逐美国公司 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因素
非洲石油纠纷扯上中国
●本报驻美国、埃及特派记者 李文云 黄培昭●本报特约记者 陆蓉●本报记者 李虹
非洲的石油新兴国家乍得星期天(8月27日)突然向世界石油界的大佬——美国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简称雪佛龙公司)以及马来西亚的一家石油公司发出驱逐令。 本来从涉及的国家来看,这一事件只是乍得政府与美国等外国石油公司之间的争执,但美英等西方媒体报道此事时却不约而同地硬把中国也扯了进去。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乍得政府此举真正目的是为中国石油公司的进入创造条件,很可能是为中国石油公司进入乍得“预留座位”。西方媒体借分析人士之口说,如果这种猜测成为现实,那将成为整个非洲地区地缘政治关系的一次巨大演变。
西方媒体称乍得为中国石油公司“预留座位”
乍得政府的这一决定立即震惊了西方石油工业圈,引起了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的关注。美联社、路透社、《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条消息。
据报道,乍得总统代比勒令雪佛龙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离境的原因有二:一是乍得政府要求这两家公司遵守乍得的有关税收规章,但这两家公司无动于衷。据乍得国家电台日前播出的新闻称,代比总统在解释其决定的原因时表示:“这两家公司曾与乍得政府签订了有关石油开采的合作协议,但并没有履行协议中定期缴纳税金的相关条款,因此乍得政府决定勒令它们离境。”据报道,当年曾负责与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的乍得现任和前任石油部长都被总统代比解职。
二是乍得计划成立一个自己的国家石油公司。代比在讲话中还表示,乍得作为非洲最新的石油生产国,正筹备成立一个国家石油公司,将收回由这两家公司控制的油田。据报道,目前乍得所有的石油生产都由外国公司控制,其中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简称美孚公司)占40%,雪佛龙占25%,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占35%。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乍得政府为获得对本国资源自主权而采取的一项强硬措施,然而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却把“中国因素”加了进来。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代比政府驱逐两家外国石油公司的决定,对全球石油业造成震撼。许多观察家都认为,代比政府驱逐这两家外国石油公司的真正原因,是要为中国石油企业的参与留下空间。由于石油贸易及“内部叛军”因素,乍得在本月初宣布与台湾“断交”,转而与中国复交。英国广播公司还称,“如果上述论断成立,则意味着非洲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将发生剧烈转变,由西方势力占主导地位转为中国势力左右大局”。
美联社报道称,这两个公司被驱逐后,乍得很可能寻求中国的帮助。中国在非洲也很活跃,也在琢磨那里的石油、金属等资源。前不久,乍得刚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而与中国恢复了邦交,这个行动有助于乍得把石油卖给“能源饥渴”的中国。该报道还特别强调,目前中国已经是安哥拉石油的最大出口地,苏丹也在向中国出口石油。
美国广播公司也认为,为了寻找海外石油资源,中国近期在非洲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而乍得在本月初与中国复交,就是想将原油卖给中国大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也相继以类似的观点报道了此事。
西方石油公司在乍得3年就赚了50亿美元
但西方媒体的渲染很难让人信服。新加坡《联合早报》就认为,乍得此举显然只是为了加强对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有分析家认为,乍得此举是希望能在乍得石油工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为自己找到一个更有利的立足点。事实上,就连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乍得政府与西方石油公司关于石油收益问题的纷争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远在乍中复交前。今年初,乍得就警告,如果再不从美国石油财团处收到应得的石油收益,它们就将停止石油生产。
“美国之音”报道称,乍得政府对石油收益分配一直心存不满。乍得总统代比曾表示,“乍得必须参与石油生产,控制其财富,发展和参与输油管的建设。”他补充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孚和雪佛龙等组成的联营公司在乍得就赚了约50亿美元,而乍得只得到区区5.88亿美元。” 据报道,每出口一桶原油,作为产油国的乍得仅能从中得到12.5%的收入。
实际上,西方石油公司赚的远不止这些。2004年10月,乍得政府曾指责负责开采乍得多巴油田的美国等石油公司不顾乍得国家利益,低价向某些特定的国际市场出售乍得原油,使乍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乍得总统府发表的公报说,自2003年乍得正式生产石油以来,由美孚、雪佛龙等联合组成的石油联营公司曾以平均每桶18美元的价格向某些特定的市场出售了5000万桶原油,而当时的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已超过30美元。
据报道,即使到现在,尽管世界原油价格已攀升到每桶70多美元,但乍得的石油价格仍被该石油联营公司控制在25美元左右。乍得政府对这种“掠夺行为”表示不满。
通过世界银行加强对乍得控制
乍得国土面积为128.4万平方公里,人口945万人,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一个较贫困的内陆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乍得陆续发现多处石油资源。据报道,从目前来看,乍得仅多巴盆地一处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就为10亿桶。尽管这一数字并不惊人,但乍得近几年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增长率均高达10%以上,因此,西方许多石油公司认为,该国大部分石油资源仍处于未勘探开发的状态,实际石油储量可能是已探明储量的几倍。另外,和中东、南美、中亚等传统石油产区相比,非洲采油成本总体较低,平均每桶成本仅为3.73美元左右。和每桶约70美元的国际油价相比,如此高的利润当然让西方石油公司舍不得离开乍得这块新兴石油宝地。
为了控制乍得,美孚、雪佛龙等公司与世界银行合作,投资兴建了一条通往沿海国家喀麦隆的石油管道,作为乍得这个内陆国的唯一石油出海口。同时世界银行与乍得政府还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协定,要求乍得政府用于政府开支的费用不得高于石油收入的30%。法国《费加罗报》认为,在对乍得石油的较量中,尽管有多个国家参与其中,但掌握乍得石油命脉仍是美国。如今由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沃尔福威茨领导的世界银行是乍得石油的主要出资方,而实际上背后的控制者是美国公司。据报道,为了使乍得在这场石油纠纷中软化立场,世界银行今年1月冻结了乍得政府的1.25亿美元的原油收入,另外还把1.24亿美元的金融援助也砍掉了。
英国伦敦的《市场观察报》认为,乍得政府的行为实际上是世界主要产油国日益加强对本国石油资源控制之大趋势的缩影。在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的今天,不仅仅是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传统产油国家加强了国家对石油公司的控制,大力减少外国以及私人石油公司的比重,就连非洲许多国家也开始纷纷追缴外国石油公司的欠税,并且加强对各自石油的控制。《苏丹论坛报》报道称,代比此举并非冲动之举。代比打出爱国牌,批评外国公司掠夺乍得的资源,这将在乍得国内赢得支持,逼迫这两家公司与乍得签订新的协议,以便乍得获得更多利益。
美国拟组建非洲战区司令部
国际上许多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在非洲的石油开采上往往只要回报,不想付出,加上非洲国家的一些内部因素,致使石油不但没有成为非洲致富的资源,反而成了动乱的源头。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副主任姚桂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众所周知,历史上西方列强就对非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掠夺非洲资源,而且这种掠夺到今天也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披上了一层好看的外衣,但其掠夺的实质一点也没有改变。比如在安哥拉,某西方石油公司仅向当地政府付了1.11亿美元的“补偿金”,而它在最近10年从该国获得的石油收入却高达45亿美元。非洲很多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它们使用的汽油却要依靠外国公司的进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位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西方国家之所以在非洲能源问题上扯上中国,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这里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考虑。长期以来,西方国家认为非洲属于它们的势力范围,它们利用垄断地位获取了超额利润,不愿让其他国家染指。因此,对于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西方极力在舆论上加以贬损,企图以此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报告,目前非洲石油在美国石油进口中的比例已经从几年前的7%上升到16%,预测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至少达到25%。这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因为看重非洲资源而看重非洲的心态日益凸显出来。
这位专家认为,西方如此做还有战略利益方面的考虑。西方对非洲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加强始终表示疑虑,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担心,它们害怕自己在非洲推行的所谓的民主会因此没了市场。美国《时代》杂志8月24日援引五角大楼消息称,美国国防部正准备组建非洲战区司令部,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已经在对这一决策做最后的考虑。美国下一步动作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