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脉搏》本地证券业过去两月余接连有三家证券行出现失责事故,除了关乎有关人等的个人操守出现了问题之外,实际也凸显了本地证券经纪业的营运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这次港交所(0388)自7月24日开始实施第二A阶段缩窄股票买卖差价之后,大市交投明显萎缩,个多月来经常处于200亿元左右的今初以来低位,令本地证券经纪业更觉雪上加霜。 这次实施的第二A阶段缩窄差价措施,恕我毫不客气的说一句,乃是本地股票市的一?冈只觥埂U獬≡只觯苹盗吮镜毓善笔谐±靡岳葱兄行У墓媛桑苡跋斓牟坏ブ皇俏疑厦嫠档谋镜刂と鸵担乙灿跋炝耸谐〉亩滔咄蹲收撸挥捎谛麓胧┲卤黄壤氤。甲髻傅母劢凰旧硪灾撂厍夥浚彩窃谑苡跋熘校梢运凳歉鞣浇允渲帧? *新差价??无肉食,短线炒家纷离场* 第二A阶段缩窄差价计划实施之后,首当其冲者是市场的短线炒家,新措施把原来每个差价是2﹒5仙及5仙的2元至5元及5元至10元价位等股份的差价一下子都缩窄至只得1仙,原来差价是5仙的10元至20元价位股份的差价则缩窄至只得2仙,令短线炒家再难像过去一样,只要价位上升约一个差价,便可以足够抵销有关买卖费用包括佣金、印花税及各类征费,间中甚至还会有微利,新的买卖差价之下,则要股价上升大约3至5个价位,才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结果因为波幅大幅收窄,短线炒家再无把握藉炒短线获利,终至被迫离开市场,成为了缩窄差价措施之下首先被淘汰出局的一批市场使用者。 缩窄买卖差价,令短线炒家离场,直接最受到影响者是数百家本地证券行及个别经纪行属下的从业员;这些证券行及经纪近年在银行积极介入竞争之下,客户大量流失往银行,留下来的多数是一些喜爱炒短线的散户投资者与及一些过去是市场的出市员。近年由于市场买卖自动化致失去了原先职能,转而每日倚靠炒短线维持收入的一群职业炒家,缩窄差价的结果令他们都无法操作,被迫离?? *港市成交大萎缩,券行经营更惨淡* 这次缩窄股票买卖差价,相等于剥夺了所有短线炒家或投资者参与市场买卖的权利,同时连带在市场改革之下从前线退下来,改充职业炒家的前市场出市员的最后一道谋生门径也被砸破了,乃是既不公平也不幸的事。本地证券行受到影响,经营更加惨淡,属下倚赖佣金维生的经纪从业员生活顿失所依,新措施令到本地证券经纪业成为一个重灾区,这不是「灾祸」,还会是甚么? 这个灾祸其实也延及始作俑的港交所本身,新措施自7月24日开始推出之后,大市交投便从末一如实施新措施之前那样超逾过300亿元的数目,除了少数几天交投达到280亿元左右之外,大部分时间只勉强维持于200亿元水平之间,比较上半年平均每天逾300余亿元,甚至达到400亿元实有天渊之别。 *既倒港交所的「米」,也倒了政府的「米」* 对于交投明显萎缩,极力倡议缩窄差价者说这现象是外围股市因素影响,与缩窄差价的措施没有直接关系,但这过去月余大市恒指仍徘徊17000点高峰,期间指数每天波幅经常逾百点,亦有波幅达300点者,并非牛皮市,又岂能说是市况淡静?本周二(29日)本地股市随外围上升近200点,但整天交投到收市前15分钟才只达180亿元,直到收市才在一些惯常要在收市前完成的基金买卖盘之下才仅揍够220亿的数目,这又是甚么的缘故? 成交萎缩,港交所征费收入减少,也是缩窄买卖差价措施之下的一个受害者,港交所董事会内极力倡议要推行缩窄买卖差价者既倒了港交所的「米」,也倒了其所代表的港交所股东的「米」,这还不止,他或他们还倒了特区政府的「米」,成交萎缩,印花税收入大减,对特区政府库房收入带来负面影响,令特区政府及全体市民也成为了输家。 这次第二A阶段缩窄差价的措施,满足了某些人士的一己自以为是,高度自我及主观的欲望,但却牺牲了整体市场各方面的利益,是一个各方面全输之局,所以对本港股市而言,的确是一?冈只觥埂!锻蛐沤鹑诩哦伦芫?许照中》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