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梅芳/海南报道
一场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引发的私抢国有橡胶、私分国有胶园的流血冲突,已经在海南农垦持续半年之久。
“最初只是某些农场要退场,可原本正常的退场被升级为冲突,再后来更演变为某些人哄抢、甚至私分国有橡胶园,直至最后恶化为流血冲突。 ”海南农垦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私抢、私割暴力冲突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职工利益没有得到保护?还是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诱惑力太大?
农垦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这场风波中,垦区共有10多万亩橡胶遭掠夺性抢割,由此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
海南农垦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而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需求国,对此,专家指出,海南农垦的退场风波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垦区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也事关中国的橡胶产业安全。
而对于因为退场而引发的系列冲突,是否可以采取“一退了之”的解决办法?
“橡胶保卫战”
“你看!你看!这些橡胶树到现在还在流胶水,整整有18个小时了,怎么得了呀!不出多久,这些橡胶树将变成不能产胶的死皮树,到那时人们只能‘望树兴叹’了。”8月初,《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发生冲突的海南农垦垦区,望着在最近的冲突中遭受野蛮抢割的橡胶树,垦区西培农场生产技术部部长符睿忧心重重。
据介绍,这些因被野蛮抢割而遭到破坏甚至面临死亡的橡胶树已达10多万亩。
海南省垦区公安局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从今年年初垦区所属的国营西培农场因个别职工带头闹退场而引发“2·13”、“4·26”、“4·27”等系列冲突事件。受此影响,连月来,在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西庆农场、西华农场、西联农场、八一农场等几个国营农场也遭到不法分子的暴力抢胶、抢割。
据介绍,发生抢割胶的几个农场都位于海南西部重镇——儋州,儋州是海南农垦橡胶主产区,年产胶产量占了海南农垦总量的1/4,同时它也是海南垦区落实推进橡胶向中西部转移战略的要地,因此它在垦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海南农垦有关领导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这些闹退场者的要求和目的逐渐升级:先是要求退出农场,“还他们的土地”,后又图谋将国有胶园占为己有,最后甚至对矿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提出了权属要求。
“西培等农场的这次哄抢国有橡胶、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其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多、造成后果之严重,全国少有,历史罕见,严重危害垦区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海南农垦总局有关领导对这次冲突事件如此分析和评价。
系列冲突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和领导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海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农业部主要领导也分别对此做出了重要指示,希望积极妥善处理。
2月份发生暴力冲突后,海南省委省政府于3月18日派出联合工作组进驻西培农场,并明确表态:退场是不可能的、私分国有胶园和殴打保安人员是违法的。
但是,事态并没有因此解决和缓解,相反呈恶化趋势。海南省农垦工会提供的调查报告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对退场风波的苗头掉以轻心,“麻木不仁,认为泥鳅掀不起大浪;简单从事,没有深入细致的工作”;解决并场队实际问题的行动迟缓、作为不大;对退场风波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不力,致使事态处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对早期出现的违法行为没有坚决打击”、“对退场风波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定性和表态过于迟缓”等等。
系列冲突为何发生:
“并场”历史和“退场”要求
据了解,海南农垦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橡胶禁运,中国政府决定创建海南农垦,海南农垦人经过艰难创业,打破了“北纬18度以北不能植胶”的国际神话,在荒山僻壤中开创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天然橡胶需求量急剧增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需求国。而海南农垦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的同时,逐渐开始实施其国际化战略,争取国际橡胶市场话语权。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近年来海南农垦不仅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而且利润大幅增长。如从“九五”时期亏损8.81亿元,转为“十五”时期盈利8.64亿元,其中2004年盈利4.7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海南农垦还进行了一些列改革创新,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等。
但令外界不明白的是,在海南农垦发展如此迅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大好形势下,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风波和冲突?
据海南农垦总局有关人士介绍,引发这场冲突的最直接因素是“并场”和“退场”事件。
所谓“并场”,是指上世纪的1980年,国务院为解决海南的场乡土地纠纷问题颁发了202号文件,批准将毗邻的811个自然村、14.4万人口就地并入海南农垦所属的38个农场,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并场队和并场农民(以下简称“并民”)。
垦区某负责人分析说,25年前,广大农民是愿意并场的,因为当时农场比农村富裕,在农场能获得生活保障。所以,此后的20多年间,并场队作为垦区的一份子,与垦区同甘共苦。
但到了2005年3、4月份,情况出现了变化,并场队中有少数人到场部上访,诉求中蕴含退场的意欲;7、8月份出现了有组织的上访;2005年12月份,西培农场的鸵马队首次公开私分胶园,在56个并场队中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此后,冲突不断升级,并从西培农场扩延到周围多个农场,直至恶化为私抢国有橡胶、私分国有橡胶园等非法行为。
海南省农垦工会的调查报告认为,如今一些人提出退场,是因为这些人不再感到农场有何优越性,所以产生分离情绪。而在退场风波的背后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
首先是就业不充分,据发生退场风波的西培、西华、西庆、八一等四个农场统计,并场队的橡胶面积(不含职工自营橡胶)只占橡胶总面积的19.2%,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49.7%,从而导致并场队的总体就业条件比较差。而2005年农垦进行集团化改革时,再次将割胶岗位向少数人集中,并场队的就业形势更为艰难。如西培农场新盛队35户并民中只有9户有岗位。虽然没有岗位的并民可以承包水利,但人均只有0.44亩,就业与生存出现困难。
其次,胶价上涨的诱惑力太大。每吨橡胶价格由长期的六、七千元,猛升至三万多元,使得许多曾经不愿承包橡胶的并民转而向农场要土地、要胶园。
另外,近年来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这也加剧了并民心理上的不平衡。现在的农民种地、子女上学都不用交钱,用的是低价电,烧的是低价油。与此相反,并民还要或多或少地向农场缴纳费用,子女上学还要交学费,每度电也比农村贵1元左右。还有,村村通工程、安居工程、水电沼气等基础设施在农村已全面铺开,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证、养老保障等福利制度也相继出台。
鉴于上述原因,一些并民认为,昔日国有农场的优越性已经消失,如今当农民更合算。而作为并民,他们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实际困难没有解决,如一些并场队至今没有通路、通电,甚至一些并民仍然住着危旧茅草房,引用地表水,许多还是低收入家庭。
该调查报告还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得出结论:一些并民的生活状况与并场时相比所差无几,与外界相比却有天壤之别。于是,要求“退场”成为一些并民合乎逻辑的选择。
除了以上这些并场队和并民的一些实际困难外,还有一个体制性的根源——海南农垦的“企业办社会”历史性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企业办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使得许多惠农政策与之擦肩而过;而橡胶价格只是近两年来才上涨,在此之前,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所以农场普遍困难,负担过重。
如这次冲突发生最早的西培农场曾经有过辉煌,但由于长期负担过重,特别是因为接受并场队而形成的“小孩背大人”的局面,使其成为全省5个特困农场之一。近年来,随着橡胶价格的回升,该农场全部偿还了拖欠职工的各种债务,也为并场队作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一些并民对于农场所作的努力和政策性、体制性障碍问题并不太了解;而退场后带来的利益却是立竿见影的:退场意味着可以分到一定数量的橡胶园,从而实现“耕者有其田”,有业可就、有钱可赚。
据介绍,基于上述历史原因和眼前的现实利益考虑,正在进行退场试点的西培农场,90%以上的并民愿意退场,退场有着相当的群众基础。
并场队问题最终如何解决:能否简单地“一退了之”
事实上,为了尽快平息日趋恶化的局势,海南省委、省政府从构建和谐垦区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西培农场进行退场试点:同意以1980年7月24日为界限,有条件的接受并场队群众退场的强烈请求,原则上同意西培农场并场队实行“群众自愿,分步实施,整建制退场”。
不过,综合各方意见和观点,西培农场的退场试点似乎还不能成为解决并场队的唯一和最终选择。
海南农垦总局和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的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说,尽管目前大多数并民的退场愿望较高,垦区的最终决定也必须充分考虑并民的自身意愿,但是他们的退场愿望可能更多是基于现有的胶价上涨和眼前利益考虑;而退场决定是关系他们未来甚至几代人的大事,所以对于并场队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不能采取简单的“一退了之”,而是应该从长计议,探索更加积极稳妥的途径和办法。
海南省农垦工会提供的调查报告对退场的利弊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如西培农场是在非常特殊、非常极端的背景下决定让并场队退场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海南省政府决定在西培农场进行退场试点,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整体和长远考虑,退场并非解决并场队的理想途径和办法。
如退场很可能带来更多的后遗症,因为退场只能解决并场队的一些眼前利益和表面问题,而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土地纠纷可能死灰复燃。1980年的国务院202号文件的最大功绩在于把几乎无法解决的土地纠纷问题,一夜之间解决了;在生产、社会秩序安定了25年之后,如果终止202号文件,场乡土地纠纷是否会重新泛滥,乡与乡之间的土地纠纷是否也因此加剧。
事实上,土地纠纷似乎已经开始了,如西培农场的退场风波中,某些并民已经将他们的“界牌”插到了属于垦区的西培农场场部地区;而今年6月1日,西培农场的并场队之间又因划分土地和胶园而发生了斗殴事件。
而退场更大的后遗症是,群众的负担问题得不到解决,并场队与地方的矛盾将浮出水面。如最近海南省政府在退场试点中作出一项规定,要求退场队不得将橡胶收入全部装进个人腰包,必须拿出35%作为发展资金和公益基金,对此群众抵触情绪十分强烈,工作组非常为难,新政策面临流产。
调查报告还指出,退场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因为农垦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代表;如果退场,将使当地农业再次回到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去;海南农垦作为国内最大的橡胶种植基地,这种与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经营方向相反的经营方式,也会影响到我国橡胶产业的安全。
因此,调查报告建议,解决并场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并民待遇。
如海南省的南田农场有49个并场队(民族村),并民多达1.54万人,占农场总人口的58.3%。该场曾经是全省5大特困农场之首,群众贫困面达95%,群众情绪也曾有过波动。该场领导介绍说:“当初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向贫困宣战,有一天群众就会向我们宣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以橡胶为主,芒果、旅游、建材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现在就是拿鞭子赶,并民也不会走了,”农场干部风趣地说。
因此,解决并场队僧多粥少、共同贫穷的问题,唯一的出路是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回旋空间。
该报告指出,农场能够依托强势胶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组织、有计划跨系统、跨地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风险,增加个人收入。与退缩相比,并场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记者在现场的采访调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各级政府和海南农垦总局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特别是在公安部门加大了对哄抢、私分国有胶园等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的威慑下,发生在垦区的冲突已经得到极大缓解。
但是,很多人担心,目前这种事态缓和是否只是暂时性的?据了解,海南农垦总局依然没有放松警惕,迫于形势需要,还自行组建了多达6000人左右的新“护林保胶自卫队”,以避免和应对可能爆发新的哄抢国有橡胶园等非法行为。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