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中兴通讯止不住“坐电梯”式的利润下滑,引起了业界警思。中国电信设备“双子星”——中兴、华为凭借价格优势攻城略地,高歌猛进的时代是否行将结束?
按照中国会计原则,2006年上半年中兴通讯主营业务收入10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实现净利润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5.69%。
事实上,中兴盈利下滑危机在去年就已经出现。2004年上半年中兴收入102亿元人民币,获净利7.24亿元人民币。2005年上半年中兴的营收总额达到103亿元人民币,所获净利润却同比降低了近9%。
在海外利润经过价格竞争像拧毛巾一样拧干之后,中兴急需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外“粮仓”丰盛不再
“海外业务短期内仍是中兴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毛利率下降是必然趋势。”国盛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从中兴2005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公司海外业务占其收入比例接近40%、2006年将突破50%,因此海外业务将是决定中兴短期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5年全球电信设备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盈利也大幅增加。其中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净利润2005年则分别增长199%、13%。阿尔卡特200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
由于2005年的高基数,2006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增长将放缓,预计2006全球电信设备开支的增速在5%~6%左右,略低于2005年的增速。
2005年上半年中兴的海外签单为6亿~7亿美元,国盛证券估计2006上半年中兴完成海外签单约8亿~10亿美元,而且签单口径更接近有效发货值。
但国际设备商的盈利率普遍有所下降。华为的2005年财报也反映出这一趋势。华为2005年报收入增长56%,但净利润增幅为9%、毛利率自2004年的50%下降至41%。
另外,中兴通讯与华为争夺的主要市场基本一致,并在这一竞争中处于一定的劣势。中兴海外业务增长存在一定的压力而且盈利率下降将是长期趋势。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收入的2/3都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中兴从两年前就开始加大进军主流电信市场的力度,但投入和产出远没成比例。根据中兴年报披露,在其2004年发售H股募集的35亿元中,用于海外运作费用高达21.25亿元,其中有多笔投资用于海外公司的设立与扩大。
中兴2005年财报显示,公司海外收入依旧大多来自于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欧美市场只占1.4%。距离进入全球通信设备第一梯队仍有差距。
而且这些新兴市场普遍存在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合同普遍采取Turnkey方式(注:除了提供自己的通讯设备外,还要负责采购外围设备、工程、垫资、代维等)等弊端,因而合同周期比较长,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
国盛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相信日后中兴在这些地区的业务会有实质性突破,但短期内不会给公司的海外业务带来实际的影响。
国内没有好消息
中国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2005年,国内市场在华为近60亿美元总营收中占到42%的比例,在中兴27亿美元总营收中占到64%的比例。一家国际厂商的高管表示,尽管在中国采用零利润率的方式出售设备,但该公司仍然无法在竞争中获胜。
2006年之前,按照17%的标准增值税税率,中国科技企业最多可以获得14%的退税。但从今年1月1日开始,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税收政策,这已经给中兴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兴2005年业绩中包含6.82亿元的“其他营收和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增值税退税,在该公司15亿元的税前利润中占到30%的比例。
同时,由于在无线业务市场整体表现欠佳,主营业务青黄不接,导致中兴通讯收益快速下挫。中兴通讯董秘冯健雄表示,国内运营商对CDMA、PHS、PSTN等中兴通讯目前传统的主力产品投资减少,影响了中兴某些阶段内的销售规模和盈利水平。
2006年联通CDMA网络建设就因CDMA用户发展不如意而出现投资下滑。据估算,今年CDMA设备投入可能会低于20亿元,这一数字在2004年曾经超过百亿元。
GSM网的投资虽然增加但对中兴业绩影响不大——中兴目前在联通GSM和移动GSM的份额分别是5%和2%。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王国平表示,已大幅度调低了对中兴的业绩预期。在中兴分产品收入变化毛利率方面,五大产品的毛利率正在逐步集中。在公司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由于利润率的下滑,公司能够维持原有利润水平已经不易。
中兴总裁殷一民表示,在全球的竞争格局中,国外的竞争与国内同样激烈,所以国内和国外的毛利率水平一定会逐渐趋同。
价格战出现疲软
尽管中兴和华为从来都不承认有价格战,但行业观察人士一致认为,华为和中兴正在全球市场进行的价格战是“自杀性的”,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将受此影响。
事实上,华为的运营利润率从2004年的18%下滑至2005年的14%,在此期间中兴的运营利润率略有增长,但也只有8%。
据华为亚太区副总裁刘江峰在日前的新加坡亚洲通讯展上透露,市场竞争加剧,致使产品价格下滑。华为2006年的目标是全球107亿美元的合同销售额和80亿美元的收入。而华为2005年的合同销售额总价值82亿美元,合同销售收入为60亿美元。按照上述预测,华为2006年订单的增速有所放缓,从去年的45%降到今年的30%。
在今年早些时候已有分析师预测,由于中兴通讯“自杀式”的国际市场扩军,其对应的成本支出将提升95%。而较高的国际运营成本反过来将削弱中兴通讯的现金流,使公司濒临困境。如今分析师们早先的预测似乎已成为事实。一季度中兴通讯账面现金流量净额逼近负3亿美元;而根据华为2005年年度报告,华为账面现金储备高达8.83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过去四年里,中兴和华为凭借着高效率的研发流程以及低廉的产品价格改变了国际电信市场的格局。激烈的价格战就像一把双刃剑,使得中兴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不断下降。
运营商对华为中兴敞开怀抱,也是希望在供应商选择中引入竞争机制,从中议价以得益。葡萄牙电讯集团总裁坦言,购买中国华为公司的GSM移动网络为巴西Vivo公司节省了3/4的预算。
华为、中兴的迅速发展,呈现全线产品全球扩张的趋势,对国际通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信市场研究机构HeavyReading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其首席分析师Scott Clavenna 表示:“过去5年里,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华为在海外市场的迅速扩张。受此影响,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等行业巨头纷纷开展合并或建立同盟,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记者观察
ZTE复兴的希望
去年12月,欧洲最大的投资银行瑞银证券针对中国IPTV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推出了一份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已经占据了中国最大的市场份额,其综合实力值得肯定。瑞银也因此给中兴通讯冠上了“中国IPTV第一品牌”的称号。
据中兴通讯方面透露,早在2005年,中兴通讯接连将多个IPTV试点项目的订单收归囊中。在海外IPTV市场,2005年中兴通讯的IPTV设备就已经进入欧洲、拉美等高端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6年3月,中兴通讯在希腊主流电信运营商Telep assport 的IPTV 项目招标中中标,独享总额高达2300万欧元的项目订单。
另外,3G启动也会对中兴业绩带来实质影响。根据国盛证券报告,TD-CDMA是我国自行研究的标准,假设第一年的规模为1000万线,按每线800元的设备投入成本,TD-CDMA第一年的规模大约为80亿元。其中“中兴通讯+爱立信”大约能获得30%~40%左右的市场份额,即24亿~32亿元左右。
CDMA2000 -EVDO 是在现有的CDMA1X的基础上升级,而CDMA1X的用户发展不顺利,假定第一年的规模也仅有1000万线,每线成本20美元, CDMA2000 第1 年的规模大约为2亿美元。中兴通讯大约能获得20%左右的市场份额,即4000万美元左右。
中兴通讯公司总裁殷一民表示,国内3G、发达国家及跨国运营商市场将成为中兴2006年的三大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在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中兴通讯已经被视为一家电信运营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电信设备提供商。
中兴通讯在参股海外电信运营业务方面的尝试,由来已久。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中兴通讯多是选择国际电信巨头垄断程度相对较弱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突破口。自1998年获得巴基斯坦全国有线通信网建设项目以来,中兴通讯已经在缅甸、沙特、尼日尔、印尼等8个国家参股、控股了近10个运营商,拥有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0万。
为了做大电信运营市场,有效管理这些参股控股的电信公司,在中兴的财务部,已经专门设置了一个电信运营科,专门负责海外的电信运营。
中兴通讯借助国家的信贷帮助,在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担保下,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贷款,优惠买方信贷,进出口买方信贷来做启动资金,撬动海外的牌照所需的融资。
获得海外电信运营牌照后,中兴在海外就有了“投资”,随后就可以进行项目融资,购买中兴的设备建设电信网络,放号发展用户并带来经营收入,接着利用经营收入贷款。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