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重庆市工商局向媒体通报称,华润蓝剑(广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润广安公司”)通过付给销售商进店入场费、开瓶费、附赠现金或物品等手段,达到销售“雪花”、“蓝剑”系列啤酒,甚至获得唯一促销权和专场销售权的目的,涉嫌巨额商业贿赂,日前已被立案调查。
据悉,此案涉及金额1亿多元,是重庆市工商局立案调查金额最大的商业贿赂案。由此,华润雪花涉嫌商业贿赂一事被媒体与公众普遍关注。
第二天,华润雪花总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重庆公司涉嫌商业贿赂一事进行公开质疑。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给经销商进店入场费、开瓶费、附赠现金或物品等是正常的营销行为,在行业内普遍存在。二、此次事件由竞争对手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举报,而重庆市工商局的所为是借反不正当竞争之名,对外来者行封杀之实。三、重庆相关政府部门这样行事,无疑是在地方保护。
就在这个事件公布于众的前后,华润雪花通过媒体发布了自己“在今年年底已经成为啤酒行业产销量第一”的消息。当然,产销量第一能否成为行业领导者,还有待考量。但在笔者看来,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除了实现股东价值与员工价值最大化之外,还要切实肩负起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责任。而衡量一个行业领导者的社会价值是否最大化,有两个核心指标:一是是否引领这个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托起整个行业的向上发展。二是是否对消费者与公众负责,尤其是食品企业,是否真正做到食品安全。
华润雪花既然号称自己已经成为行业领导者,是否能够担当起行业领导者应有的责任呢?
笔者对华润雪花重庆公司是否构成商业贿赂不敢妄言,但从华润雪花的北京声明,以及前不久刚刚发生的一连串质量事故来看,华润雪花离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合法性问题。就华润雪花的北京声明来看,如果说华润雪花的做法的确构成商业贿赂,而拿所谓的“行规”来说明自己的“清白”,无疑是“法不责众”的意识在作祟。这无疑表明,华润雪花这样一个大企业,尊重法律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其次,合理性问题。如果说华润雪花的确没有构成商业贿赂,也只能说明“行规”是合法的。但是否合理呢?当前酒类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是,以回收酒盒、酒贴或酒瓶盖的数量多少,来返还现金的形式促销。酒类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暗中向酒店及服务员承诺,只要向客人推荐他们生产或销售的酒,就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现金。笔者承认这是行规,但就是这种不成文的所谓“行规”,却让酒类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从而导致最直接的两种后果:一是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就必须提高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消费价格无疑被抬高;二是虽然产品价格抬高了,但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实际上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亏本,因为提价的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这就造成了第三种恶性结果,即企业为了控制市场,宁可亏本,也要销售,从而引发大规模价格战,价格战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行业的利润下滑。很显然,华润雪花所说的“行规”是不合理的,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的。
第三,社会公民问题。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一个重点是贡献利税的多少。有报告显示,从2001年,青岛啤酒缴纳的所得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到2005年上缴的所得税达到了18886万元,居啤酒业首位。但华润雪花在这个方面还无法做到真正“老大”。
华润雪花经过十几年的超常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从创业期到成长期的转型,如何以务实与稳健的风格来实现这种转型,无疑是摆在这家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者为大食品传播机构总策划)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