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近些年,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2001年质检总局发布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2002年农业部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而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更是重点强调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全程监控,以及强化市场准入,实行责任追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高层的特别关注。
“瘦肉精”事件频发 折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不久前,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某旅店7人因喝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肺汤,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毒症状入院治疗。今年3月,广东东莞黄江镇一家6口喝了含“瘦肉精”的猪肺汤后中毒,其中1人死亡。由于外运生猪被查出“瘦肉精”超标,近来,生猪生产大省湖南遭到广东一些地方“禁运”的县已达到3个。其中,湘潭县更是在半年之内两度被广州市亮“红牌”。一项统计显示,我国因蔬菜农药超标引发人员中毒的事故每年都有。2004年,我国出口的食品、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扣留的就达97批次。
有两件事颇能说明现在农产品质量的问题所在:某记者一次在产茶区听到一位农夫感叹:“现在我都不敢喝别人种的茶了。”问其缘由,农夫说,现在的茶农第一天打农药,第二天就开始采摘,这种茶谁敢喝?而另一位广东的菜农则说,他现在都不敢吃自己种的菜,只能卖给别人。原来,为了保障收成他每天都要给菜打一遍农药。不敢喝别人种的茶,不敢吃自己种的菜,真实地反映出当前“餐桌”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之后,人们往往将焦点集中在负责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监管部门身上,但现实却是,面对分散到千家万户的种植、养殖业,有关部门的监管、检测常常力不从心。
靠检测难以把住 生产的安全门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兽医药政处处长邓云波说,目前,“瘦肉精”检测手段落后、检测费用缺乏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各地畜牧部门开展工作的一大“瓶颈”。
据介绍,各地对“瘦肉精”的检测基本上是依靠试纸和试剂盒酶标定性检测。到屠宰场和养殖场户抽检只能使用快速试纸,对呈阳性者再采用试剂盒检测。而要最终取得执法依据,还必须使用“气相色谱与气质联动仪”进行定量检测。但由于该设备价值百万元,湖南省畜牧水产系统只有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配有一套,基层只能进行定性检测,一旦发现可疑样品时要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进行定量检测,如此取样和送检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养殖户涉嫌使用“瘦肉精”时往往会将猪提前出栏,以逃避处罚。等最终结果出来,猪已经出栏了,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与此同时,销区实施的“禁运”实际上也难以完全禁住“瘦肉精”。湘潭县一些干部群众反映,该县每年近70%的生猪运往广东沿海,表面上看,遭“禁运”后,县里会有大量生猪滞销,但实际上贩运户只要给猪挂上外地的防疫耳标和使用外地的检疫票,就照样能把本县的猪销往广州等“禁区”。“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单靠检测根本不行。”湖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副处长许靖波说,从监管范围来看,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许多因素还没有进入监管程序和监管范围,如重金属、激素、色素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使用,如使用荧光剂处理双孢蘑菇、使用氯霉素养鱼等等,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更新速度快,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菜农“联保”的启示
商务部2005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对农村生产者调查,很多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一药多用现象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打过农药的蔬菜未过休药期即采摘上市销售;近70%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今年日、欧不约而同地推出新法规,强化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欧盟食品安全新法规,主要涉及动物源性产品及可追溯体系等内容,将对进口食品的监控扩展到了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日本推出的《食品中残留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农产品的限量指标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指标更为严格,门槛大幅提高。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要保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采取市场准入制,将蔬菜、家畜的种植、养殖分别用相应的一种标准格式化,再按照这种标准来组织生产,并通过与种植、养殖户明晰责任,建立产品档案,从源头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著名柑橘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熊兴耀主张,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质量问题,集约化经营是必经之路。他认为,通过建立协会,形成完整可控的生产体系,才能保证农产品安全。同时,要有效规避国外“绿色壁垒”,也必须走出口基地化、规模化的道路。熊兴耀说,在农业协会这一经济利益组织之中,在共同的利益约束下,农户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产品质量,自己组织运转。
湖南省1997年在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街道陈家渡社区建成的省级重点蔬菜无公害基地,就是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实行标准化规模种植。基地自建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统一收购农户的蔬菜后加工成净菜配送到长沙各大超市。加入基地的1000来户菜农,每5~10户为一小组,在与配送中心签订供销合同的同时,分别与基地签订联保责任书,保证绝不使用剧毒农药。一旦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基地将对该菜农实行1000元处罚;并且责令其种植下一季蔬菜时交纳1000元质保金;一组当中被发现一户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的,同组菜农的蔬菜销售也会受到相应影响。负责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陈家渡社区主任徐利雄告诉记者,基地每个季度都会张贴一次公告,通报批评违章种植的菜农。他表示,实行这个办法以来,已没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因为农户之间在相互监督”。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茶叶中农药的允许残留量未达到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标准,致使湖南省茶叶出口一度严重受阻,尤其是出口欧盟茶叶大幅下降。近两年,湖南省茶叶总公司严格依据有机茶标准建设生产基地,以合同的形式确立公司与基地茶农双方的权、责、利关系,基地茶农按照公司制定的茶叶生产标准组织生产,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茶叶,公司保价收购。由此看来,要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仅靠职能部门监督成本太高、实施太难,现实的途径在于通过组织发动千家万户的农民,把好生产这道“安全门”。(周青梅)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