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丹丹报道 “最近真怪了,价格低的电脑怎么反而卖不出去。”一直在中关村某卖场卖戴尔电脑的张元(化名)非常疑惑,“我对顾客服务很热心,价格也公道,为什么买的人越来越少?”张元只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戴尔的掌门人迈克尔·戴尔才能回答。 近来有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在20多年前,弱小的戴尔只有依赖对顾客的谦卑,才能找到核心竞争力,现在,庞大的戴尔越来越傲慢,却少了那种最原始的对客户的谦卑。除此之外,戴尔不断涌现的“诚信”问题也在削弱顾客对戴尔的信任,再有此前的5名高管连续“出走”,股票价格不断走低……导致了戴尔在中国的销售遭遇了“滑铁卢”。
消费者满意度下降6.3%
“下降幅度如此之大”
刘科(化名)上个月买了台戴尔电脑,不到一个月,光驱坏了,他给戴尔公司打电话。但是在等待了几分钟后,他被告知不是光驱问题,而是刘科在电脑上装了某些软件,该软件导致光驱不正常,然后刘科的电话被挂断了。刘科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没有安装任何恶意软件,怎么能凭空说是软件问题呢?等他再次拨通电话时,他的电话被转来转去。刘科告诉记者:“在电话转来转去的过程中,我已经失去了对戴尔的信任,以后也不会考虑他们的产品。”而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戴尔产品的消费者满意度下降了6.3个百分点,达74分。对于过去常坐头把交椅的戴尔公司来说,这个下降幅度是惊人的。从事这项调查的克拉斯·福内尔教授称:“我们从未见过戴尔有如此大的下降幅度。”
第一季度市场占有率9.3%
“没有有效结合本土市场”
戴尔在中国的形势不容乐观,业内人士认为“戴尔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第二个“东芝”,诚信将可能导致戴尔丧失中国主流电脑厂商的位置。根据IDC的数据,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PC市场排名第一的是联想,其市场占有率为31.3%,第二至第四位的为方正、戴尔和惠普,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7%,9.3%和7.7%。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翀说,相比起来,联想很善于把戴尔优秀的方面融入到自身中去,但戴尔一直不愿正视中国市场的本土特色,这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他表示:“戴尔的直销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区域化差异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在中国没有有效地结合本土市场。”并认为,中国PC的新兴市场正向三、四级城市甚至五、六级城市转移,而在三级以下城市的市场里,分销模式占据优势。戴尔原本的直销渠道模式就很难把握这些市场,这更加造成在中国区的增长困难。而联想拥有的是对渠道体系的深度掌控能力,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工作差不多已做到登峰造极。
股价降60% 利润缩水50%
“第四次让投资者失望”
戴尔最新财报显示,销售收入仅仅比上年提高了5%,利润则大幅缩水50%;而就在第一季度,戴尔股价创出新低。“这是从去年年初以来,戴尔公司第四次让投资者失望了,有时是季度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水准,有时是销售业绩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华尔街的相关人士说。
2000年时,该公司股价曾达到58美元的高位,2004年7月罗林斯出任戴尔CEO之际,戴尔的股价还高于35美元,而今戴尔股价已经下挫了将近60%,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据悉,包括富达投资公司、惠灵顿资产管理公司和欧潘和摩基金公司在内的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大肆出售戴尔公司的股票。高盛集团自2006年年初以来也已经减持了其持有的戴尔股份1/3以上。
为保持其在个人电脑(PC)的市场份额,戴尔公司还采取了降价措施,在截至8月4日的第二季度里,戴尔公司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8.7%跌至4.3%,这会直接影响到其盈利能力。分析师估计,戴尔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可能比2005年少9亿美元。
本报记者王丹丹报道 “除了要命的业绩之外,戴尔还连遭联想挖人、电池事件和换芯门等负面事件袭击,戴尔中国简直就像陷入了沼泽地一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说出了自己的忧虑:难道这一次戴尔真的劫数难逃,要被联想挖空吗?
跳槽首先是从原戴尔中国华东区销售总监童夫尧加盟联想开始的,但引起轰动的是威廉·J·阿梅里奥(原戴尔高级副总裁)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随后是原戴尔中国区总裁麦大伟正式加盟联想,和麦大伟一同加盟联想的原戴尔高管还有阿曼诺。而9月1日联想新上任的杰瑞·P·史密斯为负责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高级副总裁,也是刚刚从戴尔跳槽到联想的。至此,从营销到客服再到采购的众多领域,与中国有关的戴尔高管均成了联想“总裁”级人物,而他们的活动范围跟在老东家戴尔时差不多,也就是说会直面与老东家戴尔的竞争。
连续遭遇干将离职的戴尔中国紧急任命两位大将:刘峻岭和闵易达加盟戴尔中国。刘峻岭是在中国本土起家,对中国市场有深入了解的营销专家,而闵易达是戴尔的老员工,对戴尔的直销模式有深刻的了解。戴尔此次在中国区重启双管理架构,是想通过刘峻岭和闵易达的优势互补,推动戴尔的本土化。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