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上市公司受到“造假”质疑后,无论最后的结论如何,公司股价定是跌得面目全非,……象
G天士力这种另类“造假”风波的背后,定有着深刻的背景。
本栏8月5日提到的G天士力,本周居然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件。
8月3日,G天士力突然公告宣称因某报发表了对其不负责任的报道,因此公司予以澄清并申请停牌一天。值得关注的是,该份澄清公告使用了如同6月初中石化澄清公告一样的严厉措辞:“对于《XXX报》不负责任,发表未经核实的不准确信息,侵犯公司及公司股东权益的行为,给予谴责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必须指出,在至今为止数百份澄清公告中,如此强硬措辞的仅有两份。
然而不过20几天,对G天士力的“造假”质疑再次升级,8月26日,某专业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证券杂志,赫然以5个内页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发表了“G天士力财报疑云”。奇怪的是,面对比上次更为猛烈的“造假风波”,G天士力既没澄清,也没有申请停牌。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8月3日那次停牌,G天士力复牌即大跌5.77%,而本次风波,G天士力居然不跌反升1.18%,第二日则再升1.72%。似乎是市场置G天士力“造假”于不见。
大凡上市公司受到“造假”质疑后,无论最后的结论真假如何,公司股价定是跌得面目全非,如不久前被“X草”质疑的G天威(资讯 行情 论坛)和G丰原(资讯 行情 论坛)。那么,象G天士力这种另类“造假”风波的背后,定有着深刻的背景。
果然没几天,上述“财报疑云”的另一版“四问天士力董事长……”又出现在某小型财经网站,只不过时至今日,该文非但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反而遭来一堆责问。
也就是在“四问……”发表的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先报道了G天士力长期坚持产品质量管理,当晚的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新闻”,又破天荒地以“天士力,小药为什么能挣大钱”为题,重点报道了G天士力。次日,更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三家中央级媒体分别以不同的题目,报道了G天士力。
虽然本次中央级传媒对G天士力的联合报道,侧重点仅集中于公司长期坚持科学的质量管理这一点,但不可否认,这一连串权威级的传媒“组合拳”,已经把质疑者打得眼冒金星。
9月7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以及中国证券报网、新浪、搜狐、网易等多家网媒,都刊载了中央级权威传媒对G天士力的集中采访和联合报道。
《证券时报》相关报道的结尾给我们以启示:“证券界业内人士指出,在整顿医药行业和推动行业良性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级媒体选择G天士力作为联合报道的第一站,并且是以G天士力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作为此次联合系列报道的第一主题,意义深远。”
目前医药行业的种种弊端,已经是天怒人怨,但毕竟普罗民众的生老病死之与医药密切相关,乃国计民生一大要事,而大树特树行业标杆,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乃重大整顿之常规。而特别选中以保障药品质量者先行,特别体现了此为本轮整顿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现今虚假医药广告漫天飞舞,民众对此怨声载道之际。因此“以G天士力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作为此次联合系列报道的第一主题”,不难理解。
然而折射到“证券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如今,医药类上市公司汗牛充栋,其中既有“同仁堂(资讯 行情 论坛)”这样的老牌国粹,也有“华北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这样的标准国企,更有天士力这样的民营新兵。那么,在众多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又何以单单选中了G天士力?如此会否引起A股医药板块的重新排队,投资者当认真考虑。特别是在G天士力一个月前刚刚发行了5亿短融券,其定向增发又在紧锣密鼓,在再融资门坎节节拔高的今天,如此善待一个上市仅四年的民营,此等特别待遇当令投资者深思。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联合报道选中G天士力作为“第一站”,特别是时间拿捏之准如同读秒,恰是在G天士力遭遇两次“造假“风波之际。当“股市打假”成为一种市场新行当,一些假“王海”混迹其中,逼得中石化这样凛凛风范的公司都无法按捺,要对“侵犯公司及公司股东权益的行为,给予谴责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的时候,G天士力此番另类的“造假”风波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