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们应该能完成黄浦江原水系统资产与上海市自来水市南有限公司(下称市南自来水)的资产置换。”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G原水,600649)的董秘王-柔9月5日告诉本报。
这是G原水近期的第二笔关联交易,交易完成之后G原水置出资产总额将达到30亿元,置入资产则高达50亿元。 截至2006年3月31日,G原水企业总资产规模为65.09亿元,两次置换将超过公司资产70%,G原水也将彻底变身自来水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将会暂时形成G原水、上海市市北自来水公司(下称市北自来水)与浦东威立雅自来水公司(下称浦东威立雅)“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是市政府项目,目的是将自来水借壳注入G原水,打造上海水务平台并为调升水价做准备。”原G原水的一名中层说。8月30日,G原水出资8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191万元),参与组建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至此,上海自来水公司借壳G原水上市渐趋明朗。
与此同时,中银国际、海富通等基金纷纷增持G原水,而富兰克林、花旗、汇丰三家QFII也加入新进建仓队列。
借壳G原水
“一切都在按公告计划进行,现在与市南自来水的资产置换还在审批中。”G原水总经理吴守培告诉本报。本次资产置换是以黄浦江G原水系统(下称黄浦江G原水)资产1979175万元置换市南自来水资产2039235万元,其资产置换差额60060万元由G原水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水务资产经营公司。此前5月31日,G原水已将其拥有的长江G原水系统资产与水务资产经营公司拥有的闵行自来水进行了100%股权置换。
“一切都是大股东在运作。”G原水董秘王-柔告诉本报。G原水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市国资委,拥有8.64亿股,占总股本的45.87%,由上海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城投旗下的水务事业部负责运作,水务事业部负责人刘强兼任G原水董事长。
G原水近年的财报显示,由于长江咸潮等原因,公司近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降,2004年年销售毛利率为44.30%,比2003年的48.40%下降近5%。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G原水经营已无新的盈利增长点。另外,G原水目前的业绩有相当多属于政府补贴成分,而上市公司靠政府补贴肯定不行,这是G原水变身自来水公司的主要原因。”这位原G原水中层补充道。
下注水价上涨
关联交易计划出台后,G原水发布预测公告,称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将达3.80亿元,与置换前2005年的3.77亿元净利润基本持平。但公告同时显示,G原水是以原有的业务收入来预测2006年净利润的,而不是以新置入资产来计算的。长江G原水系统和闵行自来水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1105万元和2120万元,而黄埔江G原水系统和市南自来水2005年净利润则分别为2.05亿元和3344.7万元,前者相差不大,而后者则相差悬殊,整体上新置入资产的盈利能力比G原水置出资产低了近1.62亿元,置入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不如置出资产。
“就看水价是否上涨了。”G原水董秘也表示,自来水效益比G原水要差。如果水价不上涨,也就意味着这两次资产置换是用盈利能力强的资产置换了盈利能力不强的资产。
“有着很强国资背景的G原水不会干这种傻事的,上海国资委主导,是为即将的水价调升做铺垫,水价肯定会涨,否则股东大会通不过的。”浙江证券产业分析师李军认为。
富国基金投资总监陈继武表示,自来水产业是朝阳产业,但目前的水价并不合理,大幅增持的原因就是水价调升预期,“我们认为水价上涨是迟早的事,后期有继续增持的可能。”
“下注水价上涨!”多位分析师表示。自《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2004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水价形成机制正式市场化。目前,上海自来水处于微利状态,居民用水价格为每吨1.03元,远比一些大中城市要低——北京目前的水价是每吨2.6元,重庆的水价也达到了每吨2.66元。与此同时,上海居民水价承受能力指数则位居全国之首。
据可靠消息,上海市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方案正在制订之中,近期将会召开居民用水价格听证会。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