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海慧 发自上海
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已有所显现。9月11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8月份货币信贷运行报告显示,沪上中资商业银行贷存比与备付率出现双降,中长期贷款增长偏快势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出现明显增加,定期存款改变了连续3个月下跌的趋势。 8月末,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为63.8%,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备付金率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央行上海总部分析指出,利率上升带动存款快速增加,并导致贷存比下降;而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使备付金率有所下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一方面存款利率上调势必加大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上调使商业银行为实现利润目标而多放贷款的冲动增强。
为防止信贷运行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上海总部要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注重把握贷款投放节奏,合理控制贷款规模,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确保货币信贷平稳健康运行。
8月份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则出现明显增加,当月新增441.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增加98亿元,这之中有71.7%为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多增34.7亿元,比上月多增130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认为,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新股扩容速度放缓,以及企业收入增加等是导致当月各项存款大幅回升的主要因素。
中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政策,也对抑制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偏快势头起到一定作用。据悉,当月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48.65亿元,较上月少增31亿元。8月份中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量不及今年前7个月月均增量的一半。
受9月15日即将实施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影响,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出现小幅回落。8月份中外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减少1.6亿美元,其中,中资金融机构减少0.6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减少1亿美元。从外汇贷款主体及贷款投向看,除中资金融机构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0.7亿美元外,其余各项外汇贷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