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武汉市和广东省学生奶纷纷涨价。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学生奶项目负责人罗俊谋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是学生奶实施6年来第一次涨价,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学生奶项目都处于亏损边缘,再不涨价就没法做了。 ”
而在4月23日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在重庆一奶牛养殖场考察时曾提笔写下了“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的留言。
“总理的梦想要靠学生奶计划来实现,1999年至今,学生奶计划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发展也是比较坎坷,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位业内专家如此表示。
迷途的“学生饮用奶”计划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学生奶计划”是通过政府给予财政和行政支持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在学校中配送牛奶,从而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营养计划。我国在2000年8月,由国家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通知》,联合推出国家“学生奶饮用计划”,在全国分步实施。
截至2005年底,已在60多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推广实施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天供应学生饮用奶达到了243万份。2005年学生奶的日供应量比2004年的193万份增加了50万份,增长了26%。
然而,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从2000年11月开始实施的‘学生饮用奶计划’, 2003年日供应量已接近200万份了,截至2005年为243万份,而当初推广计划是2006-2007年,学生奶计划将达到日供奶量700万份,约占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的20%,2010年日供学生奶1000万份,约占在校中小学生的30%,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尽人意。”
此外,学生奶首批五个试点城市推广工作除广州市外,其余4个城市状况不容乐观。北京学生奶计划推行了几年,尚无大进展,目前饮用学生奶人数仅有三四万人;上海市曾因故被叫停后长达1年之久,恢复后至今饮用人数也只有15万人,这与高峰期的45万人相差甚远;沈阳的推广一直未见有多大上升空间;天津景况则更为悲惨,拥有5家的定点生产企业,在被叫停后,2005年才重新启动,推广工作一直难以展开。
“目前243万份的学生奶日供应量,与全国2.4亿中小学生相比仅仅是1%。”农业部农垦局农业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王林昌表示今年6月13日学生奶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都认为,“学生奶发展较为缓慢”。
据了解,目前通过国家学生奶生产资格认证的48家企业中,已有一半以上停止供应或暂停供应学生奶,据知情人透露,迄今,重新获得生产认证企业只有16家,其他还处于核审阶段。
北京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远明对此评价说:“很多企业的学生奶项目都不指望挣钱,减少和控制亏损范围则成了这个项目的年度目标,更多的是赔钱赚吆喝。”
企业难以承受多重压力
国家推行学生奶计划,是近几年的事情,且处于初级阶段,更为严峻的是作为整个计划的关键一方企业越来越不积极,甚至有的从拿牌起就没有生产过一盒奶。
“当初很多企业为了取得这个生产资格,花费上千万购买无菌灌装生产线及相应的包装材料,有的是贷款买设备,但供奶后都发现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好,生产的越多亏损越厉害。”作为第一批定点企业之一的天津中芬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辉对此深有体会,他对记者介绍说,当初国家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学生奶,只要有规定设备几乎就可以成为定点企业,从而就可独占可垄断经营的学生奶市场。
由此引发各地一轮疯狂引进利乐设备热潮。利乐设备由几年前的“买纸送机”都少人问津,到后来甚至付款六个月后都提不到货,全面脱销。
除了投资巨大的设备,学生奶作为一项特殊的商品,保证其优质低价和自愿原则成了企业能否进入学校的又一道“坎”。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喝得起牛奶,国家规定企业必须坚持保本微利原则,价格比同样品质牛奶市场价低30%左右,而且企业不得随意更改供奶价格。
“由于学生奶原料80%以上必须是鲜奶,近几年如原奶、糖以及劳务等生产成本都增长了30%以上,但是学生奶的价格几年来一直没有涨过一分钱,”罗俊谋介绍说,一盒1.3元的学生奶包装盒要0.3元,鲜奶要0.8元,再加上物流配送和学校收取的服务费,企业几乎所剩无几了。
既然国家要求企业保本微利,那么企业要有多大的供奶规模才能维持下去呢?上海市学生饮用奶办公室主任陈新对此作了一个分析——目前,光明乳业30万份学生奶刚够保本,没有利润,若能达到50万份的规模则可以有一点利润。
据记者了解,学生奶项目除了低于行业平均利润,在相关的税收方面也一直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问题。罗俊谋无奈的对记者说:“每次开会,我们都会提出给予风味奶和纯奶相等的税率,目前纯奶增值税为13%,而风味奶为17%,虽然每次都提出,但农业部认为这是其他部门职能,无法协调。”
为了能够学习借鉴日本和韩国发展学生饮用奶的先进经验,农业部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员于2004年12月对两国进行了考察,在《日本和韩国发展学生引用奶考察报告》(简称报告)中认为日韩两国学生奶发展迅速主要归功于其政府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
“现在,国内学生奶项目还没有得到国家财政的任何专项补贴,虽然学生奶启动起来了,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缺乏中央的财政支持学生奶缓慢发展态势还将持续。”某位业内人士认为,学生奶应该更多的体现一种社会公益性原则。
“进校”也是各地学生奶推广工作一个难点。何辉对此介绍说:“学生奶虽然利薄,但市场预期好,现金流好,很少有超市商场的坏账死账现象。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2003年的海城‘豆奶事件’和‘非典’的影响,学校怕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奶的推广,但是有些学校的营养套餐却很红火,其中奥妙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对于学生奶的风险仍心有余悸,“由于宣传处理不到位,很多乳糖不耐症被认为是中毒事件,这很容易对整个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计划”执行者的矛盾
“开学的时候,公司曾多次找到学校要求扩大供奶量,校长和教育局互相推诿,借口说学生家长不同意或干脆拒绝。”国内一知名企业销售负责人感慨地说,“本来光明正大的事情,搞得学校领导一见我们就躲,弄得很尴尬。”
究其原因,学校是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具体落实学生饮奶的繁重任务。此外,学生奶全部在校园内消费,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处于风口浪尖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往往首当其冲。
直接导致学生奶由高峰期转入低谷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的辽宁海城的“豆奶中毒事件”,当地教育部门有十几位负责人因此受到处罚,一些地区教育部门也紧急叫停了豆奶和学生奶计划,致使一些官员和学校在学生奶问题态度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月2日,四川崇州市实验小学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顿时,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的用餐安全给予了关注。
当记者提及为何学生奶在学校难见“踪影”而学生餐却大行其道?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告诉记者:“我们曾经就学生奶问题查阅过一些资料,东方人中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较多,3~5岁时为22.1%,7~8岁时为39.0%,11~13岁时为36.8%。中小学生是一个非理性的消费群体,容易把乳糖不耐症同食物中毒混淆,造成不良后果,这些危险系数要远大于学生餐。”
对此,石远明则认为学校不愿意推广学生奶是因为学生奶利润太低,学校只有每份0。12元的服务费,营养套餐的利润则要高的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学生奶发展比较好,除了当地经济发达和认识到位外,罗俊谋对此介绍说:“相对其他地方把学生奶办公室设在农牧业部门,深圳则是设在教育部门,这就大大减少了阻力。”
在报告中指出要借鉴日韩两国通过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分清责任,降低学校的风险压力使得其能够“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开展学生奶工作。
“我们鼓励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同时建议由各地奶业协会筹资建立学生奶基金,这样的话,能够让社会为学生奶计划承担责任,降低学校、企业及家长的风险压力。”一位专家介绍说,买保险意义更多的是买一个放心。
他国成功经验仍需借鉴
日本和韩国的学生奶之所以发展比较顺利,首要的方面就是领导重视,日本把学生奶纳入学校午餐供应项目,为此立法;韩国则是当时总统挂帅调研,制定政策。反观国内学生奶推广较好地区无不和当地政府重视紧密相联,如深圳宝安区政府按每人每盒0.17元补贴以及为1300名低保户贫困学生按售价全额补贴。
“其实政府补贴不在多少,更多的是表明一个态度,这样的话,社会各界都会给予学生奶计划、企业以及学校更多的理解。”罗俊谋对记者介绍说,“虽然每年补贴仅仅一百万左右,却使深圳学生奶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立法工作是推广学生奶计划亟待解决的大事,现存的更多是条例或规划,缺乏必要的刚性,致使部门工作有时难以协调。”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业内专家如此表示。
据了解,1954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学校午餐(给食)法》和《关于促进乳品业和养牛业的法令》,其中就明确规定午餐必须包含牛奶,这些法律使学生奶有法可依,保证了牛奶供应和学生奶推广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专家测算,如果全国在校中小学生每天能喝上200毫升牛奶,那么全年需要消耗鲜奶1540万吨。按每头奶牛每年产奶6吨计算,则需要256万头奶牛。一般每头牛每年可让奶农增收3000元,则学生奶计划可带来76.8亿元效益。同时,通过学生奶的工业化加工,还可有力拉动奶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将是一个总产值750亿元的产业链。
对于如此庞大的产业链能否真正的运转起来,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少,当初,1997-1998年奶业困难时,原先仅靠企业推行的学生奶模式行不通,后来由政府主导把整个市场启动了,如今乳业行业又面临着诸多困难,一些企业即使赔本也坚持做学生奶是因为它将成为下一个“亮点”,现存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成功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据了解,为了解决学生喝奶难问题,1943年芬兰政府立法要求免费提供牛奶给所有小学生,韩国则是对贫困生免费供应,每年补助经费约4577万韩元,尤其是日本对学生奶项目补助达七项之多。
何辉对此评价说:“迄今,国内还没有这样的项目补贴,现在很多定点企业都在等国家能够给予实质性优惠政策,到时候学生奶推广将由被动转向主动。”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