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经营大势所趋,目前实施的“分业监管”体制也面临改革。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昨天表示,我国正在尝试央行、财政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李勇吹风的新机构,就是即将成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钟伟新闻,钟伟说吧)昨天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直言。
“这是为了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李勇昨天在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相当明白地点出了新设这一“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初衷。
某国内知名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指出,李勇的表态,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高层政府官员首次以公开表态的方式,确认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进行时,同时也表明,除了必不可少的‘一行三会’之外,财政部也将加入进来”。
此前有报道称,今年11月前后,中央将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届时成立金融协调监管委员会将是主要议题之一。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曾确定了国有银行重组上市的大政方针。
在李勇看来,当初的“一行三会”的分离改革和当前的“分久必合”一样,同具“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质量”的性质。
2003年,中国分离了央行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形成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相互配合的分业监管体系。但改革伊始,就有学者对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问题表示了忧虑,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扬(李扬新闻,李扬说吧)就呼吁称,尽管分业监管是必要的,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但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
随着“德隆事件”的东窗事发,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缺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年6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但央行“缺席”。
而今年以来,金融混业步伐的急管繁弦,更是将对协调机制的出台造成了压力。中国人寿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平安保险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的股权、交行、建行拟在内地设立保险公司......“分业经营的皮之不存,分业监管毛将焉附?”上述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
昨天央行一官员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央行对这一尚未完成的事件不便发表评论,但他承认,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的确存在问题。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