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次药品降价两周 广州出现销售不升反降“怪现象”
业内建议解决“看病难”应主抓批发商医院药房等环节
时报讯 (记者 吴佶谊 实习生 王玉) 国家发改委第十九次药品降价令自8月28日实施。 不过,记者在广州市内的多家药店走访时发现一大怪现象:一些降价药品销售却反常态没有降价前卖得好。
抗生素类药销售欠佳
在广东金康大药房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有17种药品销量调价统计表中,从8月28日该药店执行降价之日起,有10种药品的销量在调价前9天与调价后9天对比中出现下滑,包括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广东侨光制药厂、西安洋森、北京诺华、葛兰素史克等知名药厂。其中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的头孢拉定胶囊调价9天前卖出54盒,调价9天后卖出15盒。广州侨光头孢拉定(先锋4号)12粒原价为6元多,现价为2元,相对降价达33.3%,虽然降价幅度大,但其在调价前9天卖了84盒,调价后9天仅卖了54盒。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拉定胶囊销量下滑率甚至达到50%。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广州市内的海王星辰、健民
、百源堂、采芝林、老百姓等多家药店等时了解到,抗生素类药品大幅降价后卖得也不是很好。为此很多店员解释,因为抗生素药品为医生处方药,本身在药店销售就不多,所以其价格下调后销售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广东金康药房有关负责人梁远强告诉记者,尽管以上数据是单店查询,代表性不够,但说明这些品种消费者对价格因素相对不敏感。
不过也有例外,广州二天堂、广州全家福大药房等药店负责人则告诉记者,降价后的产品销量稳中有升。以往每次降价,都有一半品种被压缩利润后的损失要由药店承担,现在药店将这种风险转嫁给药品经销商,因此降价对药店冲击不大。
解决看病贵还要下猛药
为何市场对于药品降价会出现“麻木”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药品流通环节的“黑洞”太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机制是两大“祸首”。有识之士建议,应尽快终止“以药养医”,逐步实现合理用药。
据悉,药品从药厂进入消费者的手里,中间至少要经过批发商、医院、药房三个环节。而百姓深恶痛绝的假药、劣药,屡禁不绝的非法医药市场,高回扣、大处方的根源多出在药品的流通环节上。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李舜年早前也曾公开表示,2001年~2004年,我国药价指数逐年下降,降幅分别为1.5%、3.5%、1.7%和3.6%,但同一时期卫生系统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费则每年平均上涨8.2%和8.6%,国家降低药价的成果被“以药养医”等机制冲刷掉了。
国家发改委的数字与卫生部的结算表明,近两年来医疗机构在药品方面获取的加价额每年大概在470亿元左右,占药品购进额的42%,加价率实际是42%。为此,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八部委提出医院加价率要全面控制在15%以内。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9月1日也公开表示,力争在今年9月底前,降低药品流通环节加价率,将医疗机构的药品加价率由目前平均的27%调整为15%。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