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用沙子做成一种地面砖,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储存在砖里,然后向地面渗透,雨水不就存起来了吗?”当年的“异想天开”已经变成现实。眼下,这种由产自内蒙古的沙子经黏合、覆膜、挤压成形后脱胎换骨而成的“生态砂砖”正铺上北京的大街小巷。 而“生态砂砖”的发明生产者、民营企业仁创科技集团董事长秦升益凭借自己这项透水砖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在中关村牢牢站稳了脚跟,并成为北京第二批“专利引擎”试点单位之一。
“新产品去年才开始投放市场,今年的意向订单就有3亿元。”对于未来,仁创集团项目部负责人充满信心,“如果透水砖应用达到10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售价就能降到70至80元,价格与一般陶瓷、混凝土砖相当。透水砖一旦在全国推开,将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
仁创集团透水砖的研发经历了7年磨一剑的艰辛。在中关村,像仁创集团这样厚积薄发,通过自主创新创富的企业不胜枚举。企业创新的涓涓细流,正在使中关村成为用知识经济创造财富的标杆。而不知不觉中,中关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软件外包企业,环保、能源等新产业正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中关村的自主创新靠的不是引进外资,不是圈地盘,而是铁杵磨成针的韧劲。创新也要耐得住寂寞。经过多年积累,中关村企业的研发能力的培育已经到了爆发的时候。”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语气中透出自豪,“我们的创新不仅追求数字指标,更看重的是对企业主体创新能力的培育。今天的成绩是昨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结果。”
据统计,现在全国软件外包服务中40%至50%的份额在中关村,用友、文思、博颜等骨干企业已经与世界对接,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60%至70%之间;全国疫苗产业70%至8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中关村……除了传统的IT行业,园区内的“新面孔”也创造了不俗的增长速度。1至7月,园区内的先进制造业、新能源高效节能、环保产业的收入均实现了40%以上增长。先进制造业、新能源高效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实现收入328.1亿元、274.2亿元和4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4%、44.9%和62.8%。
今年1至8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总量指标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一速度比去年同期快了5%。截至8月底,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3585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总产值1921.7亿元,上缴税费123.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4%和26.4%;出口创汇74.5亿美元,增长41.5%。(杨学聪)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