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的中期阶段,正是装备制造业发挥中坚力量的绝好时机。然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号角声声之时,其国产化的步履却依然滞重。
早在1986年国务院组织召开的一个围绕"买一个现代化还是干出一个现代化"问题的研讨会上,时任机械部部长的何光远(何光远新闻,何光远说吧)在谈到国产化问题时就曾明确提出,现代化是买不来的,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产业,最终实现现代化。
20年弹指一挥间。2006年6月底的一个下午,在中国工业报社的一间会议室里,多位一直关注并从事装备制造业振兴工作的老领导、老专家又一次坐到了一起。他们研讨的仍是那个沉重的话题---尽快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给中国装备制造业一个发展的机会。
用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的话说,如今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已经万事俱备,借着6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这个东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已不可估量。
然而,闷热的天气恰是与会者此时焦急心情的真实写照。"我们不能没完没了地到国外去买装备,你总不让国内企业制造,它就永远不会做,更谈不上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要允许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你老是担心它做不出来,它怎么能走上创新的道路呢?""对用户来讲,当然希望买的设备质量优良,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考虑我们国家是买一个现代化还是自己干一个现代化,我们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技术,逐步提高,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番激烈深入的探讨,与会专家意识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曾经或正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即国内用户对国产装备的不信任与冷淡。市场机会的缺失已成为制约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主要原因。
现象 一
用户轻视国产 进口装备充斥关键领域
记者在近几年海关进出口的统计数据中发现,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稳步提高,重大装备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却并未减少,反之还在逐年增加。真的是我国的装备产品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吗?实则不然。国内的许多装备制造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但由于一部分用户的偏见和不认可,导致国产装备在国内采购竞标过程中被进口设备击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以冷热连轧为代表的冶金设备和以高压开关等高精产品为代表的电工设备遭遇不公平待遇情况尤为典型。
2004年我国轧钢设备进口额高达10亿美元,占冶金设备进口的67%,而国内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占冶金设备重量三分之二以上的制造任务,价值却不到设备总价的三分之一。
据几位冶金行业专家所做调查,尽管目前不再引进整套冶金装备,但一些单项装备还在大量持续引进。例如炼铁系统的无料钟炉顶、干熄焦等20多项技术装备,国内已有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但引进却始终没有停止,以致近些年来我国冶金行业引进设备投资居高不下,有时竟达行业总投资的45%。
在电工领域每年200多亿美元的进口产品里面,数量最大的是各种输变配电设备。这类设备进口额高达100多亿美元,主要包括四类产品:大型变压器,大、高、中、低压开关,电线电缆产品,控制、保护、自动化类产品,包括镇流装置。这四大类产品中数量最多的当属高压开关。
据原机械工业部进口办公室主任郑国伟介绍,我国电工器材领域近两年进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主要有:变压器、互感器、电线电缆、高压开关、绝缘子等产品。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1~4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为1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挖掘机36244万美元,同比增长78%;电线电缆99038万美元,同比增长22%;电子元器件4037575万美元,同比增长34%。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绝大部分市场被进口产品挤占。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与产品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对于国产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会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部分国内用户,特别是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垄断意义的大用户不用国产设备"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大阻力。
"与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用户部门比较,装备制造业已经是一个市场化的产业。1984年国家把所有企业下放到地方。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机械产品完全由市场定价,由国家定价的产品几乎没有。过去我们讲三三三模式(国有、合资、民营资本各占三分之一),而现在装备制造业的国企改制已走出了一大步,很多国有企业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一些企业还实现了境外上市(如哈电在香港上市)。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用户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某些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用户,这中间就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工业组组长李冶从体制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个中原由。
任何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都不是等"武装到牙齿"以后才用国产装备的,即使国内产品做得不好也要用,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国人国货的情结体现在每个国人身上。韩国明星金喜善曾被邀请到中国来参加商业活动,金喜善发现车队中没有韩国车,就拒绝乘坐奔驰离开。金喜善说自己是韩国人,就应该坐本国车。前苏联亦是如此,国人普遍有浓厚的国货情节。事实证明装备产品只有经过"用",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韩国和日本。"李冶认为,"不用"是困扰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大问题。
对此,一直致力于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国产化工作的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汪建业表示,由于体制原因,用户在引进设备和工艺生产控制技术之后,为保证自身生产和近期利益,对其引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保密,影响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部分钢铁生产企业甚至排斥国内开发的工艺控制技术及新产品,大大延缓了冶金装备国产化的进程。
现象 二
捆绑招标受阻 项目审批把关不严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但从实践结果看,往往我们的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换来。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规划与市场部副主任冯宝珊以大断面岩石掘进机中的盾构机为例明确指出,目前盾构机市场被进口产品垄断完全是因为国内相关部门在审批方面没把好关。她建议,实行捆绑招标是解决市场换技术,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都在建设地铁,盾构机是不可或缺的大型基础工具。据冯宝珊介绍,盾构机是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所必需的重要装备,挖掘隧道平均5公里就需要一台盾构机。值得业内人士欣慰的是,上海修建地铁所用的盾构机全部来自上海隧道公司,是公司自己研制的产品。既然国内已经有成功制造盾构机的例子,国家更应在相关方面早做准备,支持用户更多地使用国产设备。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北京、广东等城市都存在很多地铁公司与同一家外国盾构机制造企业合资生产盾构机的现象,并且存在美国罗宾斯、德国海瑞克、日本三菱三大公司垄断市场的现象,他们分别与中国很多公司合资做盾构机项目。由于内部协调不善,使得国内制造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处于被动。
"7~8米长的盾构机关键零部件都是进口的,我们只充当打工仔角色。一个工程结束,人家拿走5亿元,我们只拿了1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国家相关部门没把好关,在项目审批的时候未遵循市场换技术原则,未实施捆绑招标。"冯宝珊一语中的,"某些用户出于减小施工风险考虑,不愿意用也不敢用国产盾构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更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来协调解决。"
记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王梦恕于2004年向中央提交的一份科研项目意见书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建议:"因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盾构机的配套工厂有专利性质,形成了技术垄断,因此,我国应规定几个生产厂家分头攻关。目前设计图纸已测绘设计完成,但拿出来供工厂提前试做,尚有困难。因为工艺设计需生产厂家参与进来,初期效益很难实现,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进行协调,资金也需要国家给予必要支持。各方利益和前期投入的回报都是未知数,成为影响国产化的最大难题,必须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地铁建设业主单位,指定国产化内容。否则,工程不予审批。"
关于捆绑招标问题,也曾一度引起相关部门的争议。有人提出,捆绑招标是违反WTO规则的。对此,与会专家认为,这种说法仍属相关利益部门的搪塞之词,是伪命题。
冯宝珊认为,目前国内自主制造盾构机在技术上已不存在什么难以攻克的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没人组织。同时,作为甲方(业主),很多单位没有使用国产设备的理念,只是一味地追求使用国外设备。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象 三
用户吝啬机会 国产化成制造业独角戏
在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与国防科工委等联合召开的数控机床国产化座谈会上,某重要部门的领导在会上表示,国产化是生产部门自己的事情,与我们使用单位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对相关用户在装备国产化问题上的冷漠态度,深表忧虑。他认为很多用户对国产化的认识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对国产化现状的评价有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水平还很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有些用户却认为目前国产化已经做得不错了,根本不需要用户支持。相关部门极力推行的一些国产化的好办法,如捆绑招标,以市场换技术也被某些大用户否定,认为技术是捆不起来的。
二是国产化的自我角色定位问题。不少国内重大装备用户认为,国产化问题与己无关,那是制造部门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用户的使用,没有市场的拉动,国产重大装备产品谈何应用和技术更新?整个装备制造业谈何振兴?
当然,这中间也存在相关部门的利益主体化问题。某些用户的具体承办人员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为了自己拿200美元的出国补贴,不惜让国家耗费200万美元的代价来实现所谓的"招商引资"。
吴伯林认为,目前国产数控机床技术,尤其是大量中高档及以下的数控系统研发主要面临的不是科技攻关,而是市场培育问题。
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研发问题多年前就解决了,但多少年后仍做不出来,被认为质量与可靠性差,价格也不低。而价格要下降,就要降低成本;要提高可靠性,就要有批量生产。这些都要求有稳定的客户群。
据介绍,我国国产数控系统做得最好的企业每年做中档数控系统200~300台,而国外西门子、法拉克等跨国公司每年产量都在十几万台。"我们做实验还做不过来,更无法保证质量。"吴柏林指出,早在20年前,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就把中国的市场占领了,往国内技术人员脑子里灌输的都是他们的策略。这也是国内机床业发展缓慢的一大因素。
与此同时,变相进口已经成为部分用户排斥国产设备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冶举例分析了目前部分用户习惯采用的变相进口渠道:
一是本土化代替进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很多跨国公司选择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目前很多外资企业在华建厂。国内用户买的是合资企业的产品,如某电力公司买ABB在厦门设立工厂的产品、买西门子在上海工厂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都是在国内生产,但其80%的零部件是从国外的母厂进口的,这些产品国产化的技术含量几乎没有,而这种产品在目前市场中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无形中挤占了国内装备制造产品的发展空间。
二是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变相限制制造企业的产品构成,即用户迫使国内供货商替他们进口。如某用户在北京开关厂买进一台1万伏的高压开关柜,买的虽然是国产产品,但其要求该产品的核心主断路器必须是进口的,这种要求通常是口头协议,不写在标书上,但给制造企业默许的游戏规则却是很明确的,制造企业要想中标,就得按照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做,否则就会失掉机会。所以很多国内用户每年通过这样的手段进口了很大数量的装备产品。
现象 四
零部件进口免税 我国的法律政策优惠了谁?
在日前杭州齿轮箱厂的数控机床招标中,北京第一机床厂被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抢标一事在业内受到关注。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宁夏小巨人公司的历史背景。它是由宁夏长城机器集团与日本山崎马扎克机床制造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当时为了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中方在宁夏已有两个老牌机床厂的情况下另造新厂。2000年开业初期发展迅猛,但日本方面突然变脸,不想合资了,而我们也根本没有学到日本的先进技术,日方退出意味着机床厂会走向崩溃,最后只能妥协,2004年时成为日本的独资公司。而此次宁夏小巨人获胜正是因为其外资企业身份在税收等方面的成本优势而产生的价格优势。
目前这样的例子仍很多,如在税收方面,整机进口可以免税,零部件进口却不能免税,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仍是国有企业挥之不去的痛,这不能不说是阻碍装备制造业振兴的一大症结。
在盾构机的进口优惠政策方面,冯宝珊近日已经提交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建议,即合资企业零部件进口免税以后得到的优惠均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相应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而不是合资企业。在该建议中还提到,目前国内能做的零部件就不允许进口,若想进口就要缴税。
解决途径
树立国货意识专家把脉重大装备国产化之五大要素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指出,振兴装备制造业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部署和安排,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重大装备国产化,但未来5年内,中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如果不能打造出几个大集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关键装备方面实现国产化,装备制造业真正意义的振兴仍将遥遥无期。故而,相关企业应该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树立集团作战的意识;相关用户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应有韩国人"生土不二"的精神,为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提供必需的市场机会。
与会专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为重大装备国产化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专家指出,真正开明的用户是没有的。国产化一方面要依靠中央统一领导,另一方面要靠相关部门协调。而从长远来看,立法仍是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基础和保障。
关于优惠政策的细化问题。专家表示,财政部应制定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细则,包括加速折旧、进口关键零部件的减免税等。相关配套政策财政部必须有细文,税务、海关等部门才能落实执行。
发达国家保护大工业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包括韩国和日本。美国关于外资并购的《希尔曼法》、《埃里克森法》都值得借鉴。
据介绍,国外《反垄断法》包含两条线,一是反垄断,一是制定关系国家安全的法规。如美国《电信法》规定,外资要进入其领域,股比不得超过15%;《交通运输法》规定,外资要进入该领域,股比不得超过25%。而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可操作性很差。专家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合资企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对于合资企业要不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要不要建立问责制?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在我国《关于装备制造业重组并购管理暂行办法》中并未提到外资并购问题,过于保守。
第二,对国字号的大公司应有明确要求。而对垄断行业的大型企业设备采购应参考政府采购的办法执行。
专家建议,国家应有计划地采购国产重大装备。关系国家安全及经济命脉的装备一定要由国家采购。重大技术装备的采购者要么是国家,要么是国有大公司。国管公司的采购行为应视为政府行为。老百姓买东西为省钱买国货,而国管公司是否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国《政府采购法》应进一步拓展,规定凡是以国家财政资金买进的,都应算政府采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
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法律就有相关规定,即使利用外资项目,也必须有一定支出来采购本国设备,我国应借鉴相关国家的政府采购经验。
同时,应充分利用我们的进口资源,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创造有利条件。专家认为是国债项目是政府给予了优惠的所以应该干预;技改项目都是国家贴息的,政府也应干预;国防科工委的项目是有补贴的,政府可以干预;国家开发银行的开放性金融合作都是可以干预的;世行、亚行贷款等由政府还贷的国际贷款,政府也可干预。这些都符合WTO原则。
第三,要研究中国国情。隋永滨指出,韩国在买了第一代核电后10年内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其经验应该借鉴。他认为,"第三代核电比第二代也就是加大了主动力。而很多人以为第三代比第二代可靠很多,不断炒作,进而被束缚了手脚。
我们决定自主研发并启动第二代核研发是非常正确的,通过消化改造提高以后,我国的'两代加'核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提高到60%~70%,而且启动不是一台两台,总装机已由4~6台改为6~8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近日表示,一期启动了4台。所以,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很重要。"
"对于风电能源,国外是电用不完了,才发展清洁能源,中国严重缺电,应先把火电等搞好。"隋永滨提出,要好好把握我们自己发展的技术路径,提出自己的发展思路很重要。
第四,应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全社会对此的认知度。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立足进口还是依靠国民制造?这涉及到装备制造业施展才能的舞台问题,有舞台才能振兴。
据介绍,在日本丰田汽车厂的厂墙上挂着很多漫画,都是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创作的。2004年该国有20万人参观丰田汽车厂,其中有7万人是小学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日本进行工业化教育很超前,让儿童从小就接受工业教育,懂得什么是大工厂。而这正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
第五,建立工程设计研究院。汪建业提出,国资委也好,发改委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工程设计研究院,给中国装备制造业一个表现的机会。
令人振奋的是,国家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问题已经给予高度重视。在6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用户单位购买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国家通过有关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贴或采取加速设备折旧等方式给予支持。尽快研究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业主对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
国家财政部近日也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一定采购范围内或选择一些采购项目进行试点,在采购活动中,树立国货意识,并研究建立对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进程。
权威视点
何光远:现代化是买不来的,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产业,最终实现现代化。
陆燕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已经万事俱备,发展前景已不可估量。
李冶: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用户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某些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用户,这中间就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任何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都不是等"武装到牙齿"以后才用国产装备的,即使国内产品做得不好也要用,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隋永滨:未来5年内,中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如果不能打造出几个大集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关键装备方面实现国产化,装备制造业真正意义的振兴仍将遥遥无期。相关企业应时刻把握市场脉搏,树立集团作战意识;相关用户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学习韩国人"生土不二"的民族精神,为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提供必需的市场机会。
吴伯林:目前国产数控机床技术,尤其是大量中高档及以下的数控系统研发主要面临的不是科技攻关,而是市场培育问题。
汪建业:由于体制原因,对引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保密,影响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一些企业甚至排斥国内开发的工艺控制技术及新产品,大大延缓了冶金装备本土化进程。
冯宝珊:捆绑招标是目前解决市场换技术,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