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项调查显示,物价上涨让中国中低收入者感到压力增大。应该说,央行的这项调查和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对当前物价的感受基本上吻合。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今年7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上半年中国价格形势时,一句“市场价格温和上涨”,因为被普遍认为太过脱离民众的感受,而受到广泛的质疑。 连带受到拷问的还有中国物价指数的编制本身是否科学。
面对社会的不信任,国家统计局官员解释说,“物价指数是13亿人的物价指数,不是某一个人的物价指数;是全国物价水平的平均数,不是某一个地区的物价指数。
如同哲学里所说“一般”与“特殊”的区别,物价指数是“一般”,百姓个人切身感受是“个别”。所以“物价指数这一宏观平均数据,与百姓微观感受之间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上述解释当然都说得通。但是,正如一条河流,如果分流量增多,而补充水来源却没有增加的话,河水就会减少直至干涸。民众的收入与支出其实就类似于这条河流。
首先,食品、服装、交通费、电讯费、医疗药品费、教育费、水电气费、房租、物业费等生活必需品支出,这些被称为“刚性支出”不断上涨,国人的腰包虽没有被掏空但不断变瘪时,民众有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理论上说,如果物价涨幅与工资增幅、福利增幅同步,民众也能承受由物价上涨带来的烦恼。但现实生活当然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而只能是工资和福利的增长滞后于物价上涨。近年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此外,收入分配中,差距正在明显拉大。不错,近年来,社会工资总水平和人均收入也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可能主要是领导阶层、管理层和高层。最典型的例子是,前不久,建行传出加薪三成。最后有专家出面说话,人们才发现,该行普通员工的收入许多还保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资改革的水平,个别的还有所下降。
上述事实又引起民间新的说法,现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比如最近各地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费用。包括离退休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因为物价上涨不断调整。某些行业,比如的士行业,在油价上涨幅度过高时,政府也会适当予以补助。这些政策性倾斜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顾下头——社会收入最低阶层。这是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对物价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最敏感的同样也有那些处于最低工资标准以上和5000元以下的阶层。
这个阶层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不可能享受到物价上涨之后政府各种优惠补助,承受力又不如高收入者。所以,同样面对物价上涨,央行的调查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认为“物价过高”的仅占16.4%,而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家庭中,这一比例达到45.5%。
值得关注的是,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生活必需品中,多数是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如何兼顾大多数人利益?在不能打破垄断的情况下,至少在水、电、气等上涨前,要向民众讲清楚,这些垄断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职工工资标准。如此,才能取得民众的谅解。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因此,物价上涨之时,照顾低收入群体也要顾及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之下,脆弱的中等收入群体走向衰落,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必然功亏一篑,幸福的大多数也将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