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全国7个亿吨大港有4个集中在此,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也是我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地区。未来的港口竞争,将考验天津港的发展。
继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 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除这些传统港口名门之外,近年来曹妃甸、黄骅港等后起之秀也快速发展。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汝民认为,“大(连)青(岛)天(津)”这三大港口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合作也不存在竞争。因为这三个港口的腹地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是在交叉的结合部位可能会存在竞争,比如天津港和大连港在山海关一线有所交叉,天津和青岛在郑州以南一线有所交叉,但实际上他们所服务的地区仍有差别,而且这三个地区都有区域经济政策支持,本身对于物流就有很大需求。其次,它们都是集装箱干线港口,它们之间开展支线运输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不存在合作的关系。
对于这三大港口来说,集装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天津港有13个集装箱泊位,吞吐量 480 万TEU,到2010 年将增加16个,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1200万TEU,大连和青岛的设计吞吐量也都将达到1000万TEU以上。
“‘三北’腹地经济有良好的预期,京津冀及环渤海城市高科技的发展,对于适箱货也会有很大发展,天津港未来将以集装箱为主要发展模式,因为大宗能源物资的出口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宣传科刘宇表示,天津港并不担忧未来集装箱货源的问题。
但从目前来看,曹妃甸、黄骅港等新型港口的兴起对于大宗能源货物有较大的影响。煤炭、集装箱、石油制品以及矿石是天津港的四大支柱货源。今年1~7月,黄骅港的煤炭下水量首次超过了天津港,成为北方第二大煤炭港口;曹妃甸则分流了铁矿石的货源,虽然天津港矿石连续三到四年是50%的年递增量,但由于大客户的调整,未来增幅可能会有还所降低。
在这种形势下,天津港开始对货类结构的调整,而且对于吞吐量增幅预期也在减弱。
相对于往年增幅最低不少于3000万的目标,今年天津港定位增长1000万,总吞吐量达到2.5亿吨。
截至到7月,在环渤海的几个规模以上港口中,今年以来天津港的货物吞吐总量虽然仍然保持着第一的位置,但其增长速度最慢,为108.2%,而同期青岛港的增速为119.3%,大连港为110.4%。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天津港以329.95万TEU位居“大青天”第二,青岛港则以427.58TEU位居第一。
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到2010年前,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以大连、天津、青岛港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系统;由大连、青岛、日照港和京唐港曹妃甸港区组成的深水、专业化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大连、青岛、天津等港口组成的深水、专业化进口原油中转运输系统;由秦皇岛、天津、黄骅、京唐、青岛、日照港等组成的煤炭装船运输系统。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