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中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除公布北大每月给自己的工资,阿忆还像记流水账似的将每月支出一一列出,最后居然为入不敷出。由此证明“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 此举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北大副教授孔庆东随后力挺阿忆,称这绝非哭穷,只是希望公众能够了解事情真相。
诚如阿忆在博客中所言,“俺在正式调入北大之前,早已挣够传说中的外快”。他站出来说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同行们鸣不平,但也正因为如此,阿忆之哭穷,无形中上升为了“北大教授哭穷”,乃至“全国教授哭穷”,同时,他的辩解,也就成了对大学教授“搞外快”的合法性进行解释。
只是,公众对“北大教授哭穷”很不买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授哭穷的“比上不足”,在公众眼里是“比下有余”。在公众看来,近5000元的工资,已经是普通人的好几倍,再哭穷,别人怎么过日子!人们难免要质疑所列支出的合理性,因为“消费无止境”,近5000元工资尚且高喊“该怎么活下去”,普通老百姓怎么活!
何况,大学教授这个职业,有更多出售知识乃至仅仅是出售身份的机会,无论公众是乐见还是恶见,教授们事实上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包括那些明显不穷的教授。因此很难说,教授走穴和教授贫困,一定就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相信只要机制允许,绝大多数教授都不会嫌钱多;而如果机制不允许,真的“活不下去”的教授,也一定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北大教授哭穷”在公众看来,很有点像垄断企业的“亏损报告”,本质上就是一张“涨价的王牌”。因为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从“北大教授哭穷”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钱包——教授哭穷了,自己掏钱的日子还会远吗?已经高企的高校收费,岂不是还得攀升?
当然,公众不能接受“北大教授哭穷”,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教授们“不惮于”与公众公开谈钱,这与公众所认可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巨大反差。在公众心目中,或者说在梦想中,顽固地认为大学教授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公众在他们身上有深重的寄托和冀望,而不仅仅是为一部分人提供一个叫“教授”的饭碗。教授固然需要一份体面的生活,可是教授更需要一份职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阿忆公布的支出中,一小半都是用于子女教育,这说明北大教授们也是知道教育负担之重的。可是,他们的亲身感受,并没有转化为对民生之痛的关注和进言,而只是化为“搞外快”的动力而已。甚至于,他们一方面对中学的“苛捐杂税”不满,一方面却又对高校的高额收费不发一言。他们是中学高收费的抨击者,却同时又是高校高收费的受益者。他们的痛感仅限于私人利益,而没有上升为民生之痛。他们的哭穷,也就不能让人接受。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