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截至20日,油价已经从8月7日的79.85美元/桶的历史高价下落到昨天收市的60.46美元/桶,跌幅超过24%。短期来看,由于影响油价的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逐渐明朗,油价中的投机成分正被逐渐挤出,回归至真实的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油价正浮出水面,由于短期内决定供求的因素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目前油价正在向真实水平回归,我们认为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油价将回归真实水平
    国际油价下一步走势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前市场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作为全球第四大产油国,伊朗在国际原油供应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未来伊朗核问题的去向成为影响目前油价最猛的料了,如今伊朗核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由于制裁可能直接导致伊朗限制出口,因此这也成为下一阶段国际原油市场的焦点,因此而产生的油价震荡可能加剧。
    应该看到,过去两年多,受国际原油需求旺盛、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大规模市场投机活动的影响,油价一直明显偏高。因此,油价出现某种程度的回落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尽管近来纽约市场油价连连下跌,但每桶60美元以上的价格还远远称不上是“低价格”。而距离国家能源储备出手的价格仍然很远,油价仍然处于我们承受能力的上限。
    短期来看,由于影响油价的心理因素和政治因素逐渐明朗,油价中的投机成分正被逐渐挤出,回归至真实的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油价正浮出水面,由于短期内决定供求的因素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目前油价正在向真实水平回归,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油价下跌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油价下跌对于全球消费量居第二的中国来讲,可以获得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又为这一好事“锦上添花”,饱受油价上涨的炼油企业将因此而成本大幅降低,经营情况明显好转。
    由于原油并非如煤炭及其他能源直接进入生产领域为大众所利用,而是通过石油炼制等工艺生产出如成品油和石化产品来进入我们的消费领域的,原油的价格变化是通过石油化工产业链条的成本递增而影响下游产业链条,如大宗石化产品价格的变化将影响下游塑料、化纤等相关产业的成本变化。而成品油价格的下降将对交通运输、民航、汽车消费等产业的运行带来有利影响。
    国内由政府控制的成品油价格如汽油、柴油和煤油并未市场化,难以感受到国际油价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表现的特征是,油价高涨时,成本并未显著增加,而油价下跌时,利好效应难以充分反映。在市场反映上也相对滞后。
    成品油接轨的可能性分析正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带来了国际上成品油价格的下滑,但是否已经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接轨,成为我们目前关注的焦点。按照我们最新的时点计算(即9月20日计),目前汽油的国内外价已相差不大,柴油价差在600-800元/吨附近,由于国际成品油是一市场化的价格,国内成品油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价格,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两地市场“被动接轨”有望看到。
    我们认为从目前的政策取向上来看,调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性比较小,一方面,在国内进口原油依存度达40%的背景下,国内炼厂切实感受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国内调整成品油价格一直滞后,炼油生产经营严重恶化,这一时期已持续两年之久。而在国际油价下跌了短短的一个月就马上下调成品油价格,好日子刚刚开始就开始下调,似乎缺乏“公正”,由于原油价格的震荡剧烈,是否从此走熊尚需观察,因此,在政策的出台上需要慎重。
    目前的原油价格下行正好可以为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适时推出成品油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比下调价格更为合理。在定价机制公布后,政策调控的色彩逐步淡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去适应油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