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最新的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体系,深圳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增幅环比为100.6,几近全国平均水平并低于北京、武汉、沈阳、南京等城市。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深圳的房价已无去年来一路领涨的孤勇气势,最终从房价“涨价第一城”引退。 对深圳房价今后的走向,各方虽仍存在一些分歧,但短期难再疯狂则成为基本看法。
“双限”扩大住宅供给
从过去几年深圳房地产市场情况看,政府控制土地供应是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在2001年,为了控制房地产投资增幅,消化房地产市场存量,深圳市政府实施了“三年内控制土地供应”的措施。业内人士分析,深圳土地供应政策控制了每年的土地供应量,自然让土地价值因稀缺而上升。再加上公开竞投土地使用权,使土地市场价格水涨船高。而开发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空间,惟有频频推高房价水平。综合开发研究院宋丁认为:“2005年深圳土地出让幅度低于2004年,地产消费渠道缩小,变相加大了需求市场。这是房地产涨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深圳房地产投资金额至200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向,导致全市批准预售面积出现下降。
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建筑面积和开发比例的“双限”,相对增加了房屋的供应量,供求关系将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因为单套住宅建筑面积的限制和小户型住宅比例的限制,实际上不仅降低了单套住宅的价格,在社会投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也增加了住宅的套数,增加了住房的有效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双限”缓解了土地供应的不足,土地推动房价上涨的作用将受到抑制。
港人置业不再盲目
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近年来以自住型为主的住宅需求增长呈现刚性,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直接引致房价持续增长。而其中港人在深圳置业与地产投资,也成为推动深圳房价上升的因素之一。
根据置业国际的一项调查,由于CEPA的签署,港人从2003年购买深圳物业因工作和作投资用途的两者比例持续上升到41%,首度超过作度假、退休或供亲友居住用途的39%比例。随着2004年香港经济的回升,港人对深圳的地产需求也进一步增大。根据中原地产统计,2004年港人在深圳置业的宗数达到9400宗,同比增长11%;而成交金额约56.4亿,同比增长21%;成交面积约60万平方米,增幅超过50%。
尽管从趋势上看,港人在深圳置业不会明显减少,但目前情况是,2005年之前曾活跃的港资,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不再茫然进入商品房市场。另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作为推波助澜短期炒作房地产的投机力量,也已经受到重创。
理性和秩序占主导
从目前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层层落地,深圳房价从领涨的城头跌落下来,新商品房交易量呈现萎缩,三级市场价量双跌。业内人士分析,虽然至今还没有像上海这般出现总体下跌趋向,但深圳房价已经到了涨跌临界点,拉动房价下跌的力量开始呈现。
就大局观察,深圳房价市场已经是理性和秩序占到主导地位,房地产非理性消费和短期投资被有效遏制。
当然,能够推动深圳房价不跌的力量仍然存在:一是刚性需求,由于深圳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市场对于房屋的需求仍然是不可引退的;二是来自土地资源的压力,预计今后5年内,深圳每年房地产市场新房需求保持在900万—1100万平方米,这对土地供应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房价今后的去向,市场大致分持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深圳房价根基已趋松动,目前房价曲线已经至高回调,将来的房价总体上将会下跌;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深圳房价近期内以小幅震荡为主,其涨跌幅度均不会超过5%之内。
无论如何,从近期市场来看,深圳房价将会维持一段低迷平稳的过渡。而从中长期刚性需求以及资源的稀缺性来看,即使排挤投机资金,房价跌空力量不济,但不排除某些房价虚高区域有所适度回落。(谢隽)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