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年底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尚有两个多月,记者昨日获悉,平安集团旗下外资银行——平安银行(原名“福建亚洲银行”)已获中国银监会许可开展人民币业务。
目前,配合人民币业务的增资项目业已完成,平安信托及汇丰银行共向平安银行注资2亿元。
人民币业务的开闸,意味着平安银行可正式涉足上海各类型企业、机构的人民币业务,以及针对外籍人士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主要包括人民币储蓄和房贷业务等。
平安集团觊觎人民币业务已久。对平安而言,该业务放开的意义,不仅仅是旗下银行业务领域的拓展,更是为平安构建“金融大超市”夯实地基。具体来说,平安银行业务领域的拓宽可为加速实现平安集团包括保险、资产管理、信托、证券、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信用卡等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据记者了解,平安银行一直以来都瞄准平安集团的现有客户,希望借集团之力开拓市场。而后者对其的扶持也是不遗余力,就拿这次人民币业务获批来说,平安集团已明确表示将适时地给予其人民币资金支持。
加上不久前斥资49亿元收购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平安金融棋盘上已布有两颗银行棋子。然而,平安似乎并无收手之意,正酝酿重新参与到广发行的第二轮股权争夺战中。没人能洞悉平安在银行上的野心究竟有多大,更没人能预测广发行之后平安的下个收购对象,在与平安传出“绯闻”的银行名单中,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东莞商业银行、烟台恒丰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都榜上有名。
梳理有关公开信息发现,在平安集团广布银行收购网的过程中,汇丰的角色不容忽视。从2003年底协同平安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到这次对其5400万元的增资,再到为收购深商行出谋划策,汇丰的影子无处不在。
平安高层对“汇丰角色”曾直言不讳:相比汇丰资金方面的支持,“汇丰经验”似乎更难能可贵。的确,汇丰过去几年带给平安的先进的金融管理技术支持,使平安在搭建金控架构时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在平安设立全国后援中心、酝酿A股上市中,可窥一二。而汇丰力挺平安的背后,是后者日益扩张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分享。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