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体政府必须主动进行结构调整,这是继续维持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得已的选择,也与各国家的利益切切相关
世界货币供应快速增长
在当今的国际货币结构中,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由2001年的70%跌到66%,欧元、英镑的地位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但是,美元仍是牢牢地占绝对主要的地位。
掌握美元发行权的美联储大佬,18年的货币政策,特别是2001年以来的低利率政策,一方面艰难地维持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只顾美国一国经济利益的货币政策,放任美国巨额赤字的财政政策和迁就十年经济低迷的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导致了世界货币供应在近五六年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快速增长。
1999年,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货币供应是17.1万亿美元,到2005年达到26.2万亿美元,增长53.4%,年均增长7.4%。在此期间的世界GDP年均增长仅3.8%。
而在格林斯潘卸任前后,一贯强调市场透明化的美联储,更是在全世界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在其网站上抹去了美元货币供应的统计数据。尽管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安静无言,但此举还是令人“大跌眼镜”,有些看不懂。
必须主动进行结构调整
在全球货币供应长期过多、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及其长期危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已基本取得共识。具体如何治理?答案就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必须主动进行结构调整,这是继续维持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得已的选择,也与各个国家的利益切切相关。
但是,由于各主要经济体的议会政治和各自国情的不同,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追求的目标差异,决定了各方政策调整的力度肯定会有差距。无序的调整只会加大全球经济的风险。因此,加强各主要经济体政府密切的、经常性的磋商,相互加深了解与谅解,而不是硬把一国政策意图强加于另一国家,这既符合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也符合自己国家的利益。
加强磋商与谅解,最终无非是要认识到,基于全球利益又基于自身利益的结构调整,从短期看,对某一国家而言,必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也必然会对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长痛不如短痛”。不调整长期危害更大。而调整,就是要付出暂时利益的牺牲,包括一些个人政治生涯的前途。调整,就是在全球化竞争压力之下,努力提高自身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超过了政治和心态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确不可阻挡。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年轻工人面对更低的工资和更弱的工作保证的困惑,以及中国出口企业及其工人面对汇率市场化的困惑,都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政府的职责,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使所有人在经济全球化中提高生活水准或者不降低生活水准。
中国金融开放方针不变
目前,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贸易摩擦和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在严格履行国际组织各项承诺的同时,正在加快落实促进内需发展的各项政策;正在积极推进汇率市场化的各项措施;正在采取面对明后两年世界经济可能出现趋缓增长的应对办法。
美国也应尽快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加快结构调整。并且应当尊重超国家的国际组织,推动恢复多哈会谈。为了维护世界经济尽可能地稳定发展,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劣势,尊重发展中国家在不违背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采取的各项主权政策;要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磋商基础上的有序调整,以追求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国28年来循序渐进、有节奏的金融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继续执行循序渐进、有节奏的金融开放方针,仍然是有助于中国和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正确方针。
对于中国在严格履行WTO各项承诺和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美国政府又不间断地提出要求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这一问题,希望美国政府应在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尊重中国政府应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对金融开放节奏和顺序的自主选择,不要以个别跨国资本集团的利益强加于一国政府的正确决策之上。在加快结构调整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的主旋律下,不要转移枪口的方向。
(仅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