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报道,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尧学7日在长沙理工大学做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报告。张尧学透露,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教授上讲台,教育部正在酝酿相关改革措施,教授要拿出相当精力来教授基础课,一定时间不上讲台就摘帽子,年轻教师则偏向于科研。
张尧学表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提高质量。名师出高徒,提高高教质量,师资队伍无疑是重要一环。不可否认,高校里有像孟二冬式的好教师,但如果以较为传统的标准来衡量,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在下滑:学术造假、不好好上课的还是有不少;一些老师不是扎扎实实地搞科研,而是想靠科研来多挣点钱。
张尧学表示,教育部在积极推动教授上讲台的同时,正在酝酿出台系列的配套措施。譬如,今后可能只有教授(副教授)上讲台(主要针对基础课),而且工作重心偏向教学,不上讲台的“摘帽子”,同时可能借鉴美国等国家做法,大学教授也搞年薪制,封顶,将其在争取来的科研项目的提成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只有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并转化才能得到可观回报。而年轻的大学老师做助教、辅导员,重心主要在科研。同时成立一些教学团队,由教授、助教、辅导员等构成,协调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提高质量,张尧学认为大学生着重要培养三种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张尧学认为,创新能力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一种追求。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应该是找出问题、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二是交流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写和说。张尧学说,现在正在进行的大学四六级英语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对英语的运用,告别“哑巴英语”。还有一个是动手能力。张尧学提出,是否可以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提前,一入大学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琢磨并实践,可以不断修订,以求在毕业的时候拿出一个漂亮的报告来。(胡力丰、徐 美)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