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股权分置改革终于以去“G”的方式宣告了她的成功。而恢复了正常面目的中国股市,也已经实现了“重塑股市形象”的初衷。
这一过程是漫长的,17个月来的日日夜夜不知有多少人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这一过程也是短暂的,一年多的时间对已然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中国股市而言,又只是白驹过隙的工夫。 因为,作为市场经济的“奠基之作”,它的未来还很长。
当然,不论人们感受如何,这一“重塑”过程是以牛市的表象完成的。所以在国庆长假后去“G”的这一天,中国股市又顽强地拉出了长阳,创出了“新高”。这一天,或许是作为对“股改牛市”的纪念,从底部算起指数已经上涨了70%的中国股市,在银行、酿酒、医药、化纤等热点股推动下,股指突破性大涨32.96点,让度假归来的投资者在第一天便感到了股市的“温暖”。
众所周知,本轮牛市的起点是去年股改启动时的沪指998点,本轮牛市的标志性突破点位在1300,而本轮牛市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五一”长假后,所以本轮行情被称为“股改牛市”,或者说是一次股市基本制度升级的收益。而“十一”长假后人们依然在期待“股改牛市”的另一个高潮。去“G”是股改成功的标志,投资者有理由如此期待,然而“期待”却代替不了现实,那就是,这种制度性升级的收益是一次性的,投资者需要发现新的价值坐标,冷静分析可能的“现实走势”才是必须用功的所在。
事实上,本轮牛市中有色金属、能源、房地产、金融甚至商业板块都曾有过亮丽的表现,正是它们,引领股指攻城拔寨,一直“闪亮”到了今天。而在宏观层面,股改和人民币升值又构成了中国股市整体升值的强劲诱因。直至今日,它们仍然是市场多头不可或缺的心理底线。
但是,随着“G股”的标志性退场,股改的利好到昨日应该已经预支殆尽,剩下的,便是近200只问题多多的“S股”了。所以目前的外在诱因主要在于人民币升值。近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90,加速态势明显,这给了当下股市“牛气”不小的支撑。而在市场内部,尽管看似热点纷呈,但总体上看,市场的核心动力来自大盘指标股。正是中国银行、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超级大盘股,给了多头最后的底气。
这一点,从中行上市让股指暴涨73点,从昨日市场回调时中行、浦发等的异军突起都可以看出来。这是最后一个涨幅不大的板块,市场主力启动它们,无非是要托住大盘,为全球最大的IPO登陆中国“袖珍股市”创造最好的气氛。今日另一只超级大盘股中国石化复牌,无疑更将为“国家队”稳定市场,迎接工行的努力注入勇气。因为工行登陆,对市场是考验,对管理层更是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行登陆前的“股指”应悬念不大。而在这一前提下,所谓热点的炒作也会延续。然而,这并不能表明中国股市的股票已经脱胎换骨到可以随意炒高的境界了,所以在所谓“突破”的欢呼声里,投资者理当保持一份冷静:涨了当然好,跌了更属正常。
当然,中金所的成立让主力机构对股指期货有了新的期盼,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其介入大盘指标股的积极性。而需要注意的是,做空机制的推出既可助涨,也可助跌,更会引发“组合投资”的狂潮。所以普通投资者对股市的把握将变得更加困难。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投资行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股市虽没几个个人创业致富的典型,但却有被股权分置成全了的IPO“致富典型”,有“打新股”打出来的致富典型,而“坐庄致富”神话更是我国股市屡试不爽的兴奋剂。这说明,我们的上市公司成长性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我们的投资者仍旧在依赖稀缺的资源和“人造”的概念来完成其赚钱的“波段”。甚至,我们还在炒“政策”。昨日房地产板块的集体大跌便是最好的证明。
总之,股改成功后的中国股市可以说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长线看风光无限,但中线看“股改牛市”却已走到了一个临界点。随着WTO大限的日益临近,随着股指的高歌猛进,二级市场的风险也正在暗暗积累。毕竟,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中国也不会有只进不退的牛市。有心人必须发现新的价值坐标。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