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打出科技创新名片不是赶时髦,更不是制造什么概念或做政治秀,而是在反复分析常州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认定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张昌辉发自常州
    《第一财经日报》:在此前召开的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常州提出,要在今后五年
    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着力抓好“五大建设”(即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国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富裕常州),以实现富民强市、争做长三角名城。 这些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范燕青:常州为什么要确立“五大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出于“五个基于”。首先是基于常州发展到今天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按照科学发展与推进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各种压力,我们清醒认识到,常州当前的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县域经济不强、利用外资不足、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不快,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还不够快。
    第二是基于常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常州既能有先发优势,也会有后发优势,定会再领发展风气之先。第三是基于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和打下的良好基础。比如“十五”期间,常州已培育了三大优势:民营经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势、创新平台建设优势。第四是基于对科学发展、宏观调控的认识和把握。实践证明,依靠粗放经营的方式已走到尽头,依靠传统的资本投入正逐步丧失优势;依靠核心技术的引进门槛越来越高,依靠旧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已难以为继。第五是基于我们的团队精神。
    《第一财经日报》:与其辉煌的过去相比,常州今天的经济标杆及其知名度、美誉度似乎并不太叫得响。那么,在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指引下,常州将打出怎么的新名片?或者说常州的经济转型或产业转型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前行?
    范燕青: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常州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打造出一座创新型城市。如果说常州要打什么新名片,那么,至少可以打出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两张新名片,而且这两张名片又是相互支持,互为表里。
    具体地说,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未来五年常州着力抓好的“五大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加快实现常州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跨越的重要抓手,比如建设“常州中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举。
    创新型城市建设,后五年阶段性目标是:规模企业大量增加,百亿元企业和50亿元企业各达到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分别达到500家和800家;重点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科教城进驻200家研发和孵化机构,特色产业基地总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等。
    而常州最大的优势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常州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好,产品种类全,配套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尤其是依托科教城优势与中科院等共建的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作为常州市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必将有力地推动常州市装备制造业调整结构、提升档次,占领制高点。
    《第一财经日报》:常州在科技方面好像并没有多少独特的优势和先在的基础与条件。是什么动因、契机和因素或条件使常州敢于把科技创新作为常州的新名片打出来?这其中有没有迎合潮流的因素?
    范燕青:常州打出科技创新名片不是赶时髦,更不是制造什么概念或做政治秀,而是在反复分析常州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认定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只能依靠科技创新。虽然在寻找经济转型路径的探索中有主观努力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建立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感谢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比如,2005年10月提出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的设想,目前基础和载体已基本搭建。而且“常州中心”已列入《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属于江苏省“十一五”带动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常州大学城内已建成集技术研发、技术孵化、产学研结合于一体的科教城。现在,已有中科院所属的八家研究机构签订了入驻协议。
    更重要的是,以民营经济发展见长的常州,4万多家民企对高新技术的渴求日益强烈,去年常州市政府还与中科院在常共同举办了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中科院共有28个研究所展示了135项科技成果,常州市有200余家企业参会,现场签约项目16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39个。本报摄影记者/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