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转型·长三角”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由《第一财经日报》与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共同发起,并联手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广播一同上路。 报道组将与长三角地区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及企业精英们一同发现、展望和记录该地区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烛照下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机遇和梦想,也将一同面对他们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本次大型系列报道活
    动将历时两月。首篇推出“常州篇”。
    本报记者袁飞发自常州
    上世纪80年代“明星城市”辉煌已成过去,一度的停滞不前曾让常州人唏嘘不已,进入新世纪,正当常州人准备续写新“苏南模式”时,“铁本”事件让常州摔在跑道上。
    至今,“铁本”事件还未彻底了结,但常州的地方官员们已领悟到:“铁本道路”并非是追赶兄弟城市的捷径,尤其是苏州和无锡。
    “我们希望宝钢来接收铁本,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我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当地官员称。
    而最近结束的常州市十次党代会上,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常州未来五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利用外资和县域经济,“才能爆发出更为强大的发展后劲。”
    利用外资“突围”
    9月28日,2006年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战果充分体现常州经济发展思路的嬗变。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客商云集常州,其中包括94家世界500强企业。
    “这是史无前例的,客商相比上一届增加了70%。”常州市主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韩九云透露。
    为了凸显外资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分量,在这次洽谈会上,常州市一次性打包推出270个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金额88.8亿美元;其中工业制造业项目150个,总投资32.2亿美元;服务业项目60个,总投资53亿美元;农业项目60个,总投资1.6亿美元。让常州招商官员更为兴奋的是,28日当天就有14个近亿或超亿美元的合作项目签约。
    据了解,整个洽谈会期间,有33个新项目开工,总投资6.8亿美元。作为一个地级市,常州的招商力度可见一斑。
    分析人士认为,常州一改过去依赖本地资金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开始学习苏州、无锡的外资型发展道路。苏州是台资和外资集中地,无锡则是全国的日资高地。
    瞄准国际大企业已经成了常州官员的“必修功课”。韩九云透露,世界著名企业纷至沓来落户常州是最大引资“看点”,美国固特异、法国欧尚、德国麦德龙等40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常州开办了45家企业。今年,法国圣戈班、日本三菱商事、三菱重工、普利司通等4家企业不约而同在常州追加投资。
    从常州市外经贸委部门统计,今年1~8月份,全市协议注册外资1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平均每月2.425亿美元外资涌入常州。当地官员表示,要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就必须利用外资“突围”。
    2006年以来,常州市新批外资项目310个,平均每月引进38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幅始终保持在100%以上,连续8个月名列江苏沿江八市之首。
    “以前我们外资基数少,所以我们的增幅比他们快。”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对《第一财经日报》解释说,这也表明常州此前在外资利用上相对其他兄弟城市要滞后很多,现在要急起直追发挥后发优势。
    创造“创造优势”
    龚自珍曾以“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来称赞常州优势,曾经的“常柴”、“金狮”等全国品牌让常州傲视群雄,但这些都被后起的民营新秀所取代。
    王伟成表示,前一轮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为标志,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苏锡都有优势,而“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新一轮发展中,苏锡常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我们会创造优势。
    常州市的政府报告中坦承,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商业发祥地之一,常州曾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原因,该市新型工业化建设面临严重挑战。
    为此,常州市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了首个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希望科技与资金结合把常州打造成“投资洼地”。外资的引进让常州日益从内向型乡镇集体经济转变成外向型外贸经济。“我们的对外开放在明显加快”,常州市总商会副会长赵幼章说,外贸出口以30%的速度递增。新建外资企业70%是民营企业主导。
    为了扶植企业发展,常州市首创了企业生产“宁静日”,即从每月的1日~25日,有关政府机关严禁去企业进行检查。同时成立了2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基金,对出口企业进行贴现。
    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常州市政府积极推动当地企业到境外上市进行直接融资,去年,欧美电子、森源电器、三维技术三家企业相继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成功上市,融资超过16亿元;今年,银河电器在香港上市,溧阳地毯已完成在伦敦上市的准备工作。
    经济发展思路转变所带来的成效开始显露出来。据了解,常州今年全市成长型企业又有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2个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常州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经过这种经济发展思路转型,常州的企业都感觉发展理念日趋成熟,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70个产品全国单打冠军。知名品牌日益增多,产业积聚效益明显。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为了支持企业发展转型,常州市政府主导成立了常州第一家企业融资担保企业,由政府企业作担保,为当地企业发展融得了20多亿元的成长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