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召开,王岐山对提请任命人选进行说明,会议投票表决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北京新增两名副市长,在昨日举行的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丁向阳和陈刚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
在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的介绍下,丁向阳和陈刚首先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随即王岐山对两人做了说明。此后经过投票,两人被任命为副市长。
现任市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的丁向阳为硕士学历,简历显示他具有丰富的国家部委工作经验,先后在国家煤炭部、能源部、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办公厅任职。王岐山对他的说明中介绍,丁向阳政治素质好,为人正派,熟悉宏观经济,改革创新精神强,处事果断,工作有魄力。
王岐山在对陈刚做说明时介绍,现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的陈刚熟悉城市管理规划,开拓能力强,在其主持下,北京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规划的制定。
昨日,首都之窗对丁向阳和陈刚的简介显示,目前两位副市长尚未明确具体分管工作。
此前的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出现两个空缺,刘志华遭免职、张茅调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增加两名副市长前,北京市委领导刚进行了调整,中央任命西城区区委书记吕锡文、朝阳区区委书记李士祥为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
就职感言
丁向阳
1959年9月出生,辽宁凌海人。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员。曾任国家经贸委研究室综合处正处级干部、办公厅正处级干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办公厅副局级、正局级干部,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丁向阳
:将全力以赴不辜负重托
在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前,丁向阳做了3年发改委主任。在发表就职感言时,丁向阳表示,“当前首都发展既有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是首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首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对于副市长的职务,丁向阳表示“为自己能够更好地为首都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而感到无尚的光荣,同时也为自己承担的责任、使命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从今天开始我有幸成为北京市的一名副市长,与以前相比,无论是在工作的范围上,还是在工作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深知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与新时期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陈刚
1966年5月出生,湖北崇阳人。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曾任广西柳州市政府市长助理,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陈刚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副市长
一向低调的陈刚在丁向阳之后发表了简短的就职感言,“今天我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面对新的岗位、面对新的挑战,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尽职尽责,尽快适应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副市长”。
陈刚
表示,政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他将努力当好市长的参谋、助手,与市政府其他班子成员团结一致。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我有决心有信心,与市政府领导班子一起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落实北京总体规划,为完成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努力工作。”
本报记者 杨华云
他者说
“他在工作上很有想法”
相关人士认为丁向阳上任后将发挥有魄力的工作作风
昨日上午,47岁的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副市长,观察人士认为,这位拥有10多年国家部委工作经验的副市长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有魄力有思路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政府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
自从两个多月前,前北京市副市长张茅调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之后,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便成为新任副市长的热门人选。
“丁主任在工作上面很有思路。”昨日下午,崇文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自从丁向阳担任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之后,对于郊区和南城的发展倾注了相当的心血,并做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他非常善于利用外脑,为我所用,而且力度非常大。”北京市发改委一位相关人士评价丁向阳的用人思路。去年5月份,北京市发改委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五位奥运经济专家,并开出50万元年薪的高价。
此外,在担任北京市发改委主任的三年中,丁向阳力推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在地铁、高速公路、水务、煤气等重要公用事业改革方面力度很大,为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本报记者 郭晓军
“他一贯坚持低调做事”
市规划委人员评价陈刚工作作风踏实专业,从不张扬
对陈刚的评价,昨日,一位曾在陈刚身边工作过的人士脱口而出两个字:“内行。”这个评价来自于陈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多年的专业修炼。
在北京的规划业内有这样一句话,规划委的负责人,很难升到市领导的位子。这是因为规划的专业性,要么,你坚持专业,得罪一些不懂规划的领导,要么,你唯唯诺诺,被业内人士所不齿。“陈刚升任副市长,足见他的能力。”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陈刚为人非常谦和。”陈刚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1997年刚从柳州调入北京时,作为副主任的陈刚常常和年轻的同事一起打乒乓球和台球,“不过,水平一般。”
北京市规划委人士透露,自陈刚来到规划委以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专业的职业知识、踏实的工作作风就一直沿袭。
其组织参与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奥运总体规划、奥运场馆建设、旧城微循环改造等工作。“他在宏观上把握很好,小事情上也绝不含糊。”规划委人士评价说。虽然取得了众多的成绩,但陈刚一贯坚持低调不张扬的作风。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不是特别需要,他从不刻意宣传规划方面的政绩。
本报记者 郭晓军 蒋彦鑫
议案报告
北京将立法改革暂住证制度
目前流动人口已达300余万人,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将修订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北京将修订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目前,市政府正重点围绕暂住登记和暂住证制度改革开展调研,为明年的相关立法做准备。
昨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副市长吉林代表市政府做的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主任委员郑刚表示,北京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暂住证制度难以全面有效落实,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导致管理服务工作难以到位等等。
副市长吉林在报告中说,根据市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1180.7万人,流动人口357.3万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比为1比3.3.
吉林表示,作为今年政府的立法调研项目,《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的修订调研正在进行中,市政府成立了专门调研组。
吉林表示,以往所习惯的依靠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控制流动人口进京的思路和做法已经很难延续下去,必须结合北京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和法律手段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北京城市自身产业结构和区域功能的合理调整等经济社会宏观背景。”
上海:首先推出居住证制度
2002年6月15日,上海在全国首先推出了居住证制度。2004年10月1日开始,上海市居住证使用对象扩大到“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境内人员”。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条例来看,外来人口能够享受上海市民的一些待遇,比如引进的人才的子女可以参加高考,还有失业保险金、综合保险、社会保险等很多福利。
深圳:居住证可以“休眠”
据广州当地媒体披露,深圳市在今年年底前将正式开始办理“居住证”。
据介绍,深圳“居住证”将重在淡化户籍概念,就医、上学、工作、生活等将全部纳入该“居住证”的管理范围。
在深圳换工作时,“居住证”号码不变,当持证人离开深圳时,该证将“休眠”,一旦持证人回到深圳,该证将被“激活”,继续记录持证人在深圳的有关活动信息。(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