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试验冲击国际金融市场
朝鲜10 月9 日宣布,该国当天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并表示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术进行的,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
在朝鲜公布消息的当天,KS11 指数瞬时出现暴跌,最后收于1319.4 点,比上个交易日下跌32.6 点,跌幅为2.41%。,韩国创业板高斯达克指数则以539.1 点收盘,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近48.22 点,跌幅达8.21%,为13 个月来的最低点。(如何免费阅读机构内参高级版,获得最有投资价值的狂飙黑马?查询详情:www.dajia888.net)此外,韩元汇率9 日也同时大幅下跌,美元兑韩元报收963.9 韩元,比8 日下跌14.8 韩元,是8 月28 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单日跌幅为22 个月来最大。
受此消息的拖累,10 月9 日香港股市也遭受重挫,恒生指数曾一度失守17600 关,大跌314 点,截至收市,恒指报17675.24 点,跌228.15 点,跌幅1.27%,成交304.54 亿港元。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股受压导致H 股指数跌0.8%,收于7072.44 点。当日,亚洲其他股市诸如雅加达、泰国曼谷、马来西亚科隆坡、印度孟买和菲律宾马尼拉股市都呈现了小幅度下跌的态势。欧洲股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法兰克福和巴黎股市领跌。
然而截至昨天(10 月10 日)收盘为止,以上的各个主要股票指数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性上涨,恒生指数上涨了148.46 点,上涨0.84%;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上涨了26.15 点,上涨1%;日经225 指数上涨41.19 点,上涨0.25%;韩国KS11 指数上涨8.97 点,涨幅0.68%;欧洲法国、德国、英国和瑞士的股票市场都有一定的涨幅。
发改委马凯表示:坚决抑制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
发改委马凯在第29期发展和改革工作研究班上作报告时,阐述了2006 年下半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
在土地政策方面:(1)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土地违法问责制。(2)严格用地审批管理。(3)加强工业用地管理。(4)调整建设用地的相关税费。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对擅自减免和欠缴的,要限期追缴。(5)强化征地补偿制度。(6)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在金融政策方面:采取逐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综合措施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加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进外汇管理。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严格监管企业和金融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
继续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健康发展。
市场准入政策: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外资外贸政策: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消费政策:努力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预期。
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132.6,同比提高5.0 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9500 家各种类型企业的调查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6,与二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5.0 点。
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0.5、140.2、132.9、128.0、154.6 和131.3,比二季度上升3.0、2.0、2.0、4.5、4.9 和4.4 点;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2 和135.3,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制造业、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8.3 和131.0;比二季度下降1.4 和1.7 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各行业企业家信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5.8 和128.2,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4.6、112.9 和139.6,比二季度上升3.4、0.4 和2.6 点;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17.9、129.7 和138.3,比二季度下降11.2、3.6 和1.3 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股份合作企业外,其他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所提升。
中小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5.7 和119.0,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所提高;大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5.6,比一季度下降1.3 点,比去年同期上升7.8 点。
西部地区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4,比二季度上升2.3 点,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6.7 点;东、中部地区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3.2 和133.0,与二季度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升。
发改委、民航总局、航空运输协会计划启动油价运价联动机制
事件概要:
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有计划共同启动航油价格与航空公司承运价格的联动机制,以解决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机票价格以及征收燃油附加费等方面的问题.
2004 年4 月民航总局出台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其中规定所有国内航线的机票票价可以在规定的基准价(平均每客公里0.75 元)的基础上,上浮幅度不超过25%、下浮幅度不超过45%的范围内,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价格;并取消了燃油附加费的征收。然而在此后两年间,不仅国内市场中仍频频出现低于正常票价4 折的特价机票,燃油附加费也在去年8 月恢复征收。
上周五,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的11 月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已回落到59.76 美元/桶,较前期下跌超过20%,法国航空公司随之下调了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标准。但我国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却没有松动的迹象。目前国内航线800 公里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费为60 元,800 公里(含)以上航段则是100 元。
点评:
近期旅客对航空运价(尤其是航油附加费)的议论很多,原因在于:一是近期国际航油的市场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二是航油附加费与频繁出现的特价机票自相矛盾;三是在2004 年开始实施的《国内航空运价改革方案》中并没有出现有关航油附加费的条文。
表面上看,出租车行业已经建立了运价与油价之间的联动机制,因此,航空行业也可以效法之。但是航空行业与出租车行业的情况大相径庭,简单的复制出租车行业的模式肯定是不合适的。
出租车行业与航空行业的区别在于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除了出租车牌照发放和运价以外,其它方面都是市场化的。而航空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则比较低。尽管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民航体制改革,航油供应、运力和航材采购、航线分配、机场收费、飞行员流动、运价管理等方面都是非市场化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也是非市场化的。行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非市场化决定了航空行业的问题绝非“航油附加费的存在是否合理”这么简单。
可以讲虽然运价问题只是航空行业现状的一个方面,但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整个航空行业的深层次体制改革。因为它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航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经营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由行业主管部门来对航空运价进行行政管理完全没有必要。由于航空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方式(单程、来回程、直达、中转)的情况下,价格差距很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也是如此。实行市场化,只要航空企业和乘客之间能够达成交易即可,这才是运价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家发资讯网 www.dajia888.net”整理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