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
正如足球场上流行“大热必死”,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也有意无意地在实践这个定律
菲尔普斯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Tobin)教授。他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教授,以表彰他宏观经济政策的跨期权衡(intertemporaltrade-off)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正如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给菲尔普斯的评价一样,他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其事业发展早期就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界的重量级人物。1960年初他在耶鲁大学的考尔斯基金就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的新观点,之后他分别于60年代后期在宾西法尼亚和70年代在哥伦比亚就通货膨胀、失业和产业波动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知识、信仰、投资信息和预期、研发、创新、通胀和紧缩下的失衡、非自愿失业到衰退和繁荣等方面的研究成就,贯穿了他的整个理论研究。
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他继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资本积累黄金律(TheGoldenrule)”,从而正式确立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般框架。居民储蓄会影响到经济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在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产出一定时,消费多了,积累就少了,反之亦然。因此,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是居民的消费水平。在这一认识下,菲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最大化居民福利相联系的人均资本量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社会的最优储蓄率应该等于资本在国民收入中的贡献率。这一关系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这一法则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来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发达经济来讲,因为资本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而拥有较低的储蓄率;而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来讲,因为资本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高而拥有较高的储蓄率。
菲尔普斯还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菲尔普斯和尼尔森在1966年发表文章认为推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推动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是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或者赶超更发达国家能力的根本。所有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进而使这些国家形成技术进步的能力差异。进一步地,他们认为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或者思维方法有助于管理者研发和评估新产品和市场,从而提高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他们的观点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与教育政策有关的问题:政府究竟应该强调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应该针对正规教育还是在岗培训;教育政策应该是精英教育还是全面教育;教育如何影响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菲尔普斯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于失业的研究。他在1967,1968,1970年的三篇文章中,用微观经济中对于工资与价格的预期来分析劳动与商品供给的宏观选择问题,率先引入以预期为基础的“均衡失业率”这一重要概念,认为通货膨胀不仅取决于失业率,而且还取决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这样较高的通货膨胀将会使人们产生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其结果是即使在高失业的情况下也会产生高通货膨胀。这样,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失去其稳定经济的效果。在现代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是对著名的菲利普斯(Phillps)曲线的补充。这一关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它很好地预测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通货膨胀急剧加重和七十年代的滞胀。这些创新的研究奠定了当时关于就业波动的货币经济学派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它使得人们,特别是政策的制定者,认识到调节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长期的失业率水平并不产生影响,从此宏观经济政策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对总需求进行管理。在均衡失业率的基础上来调节利率水平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这些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著名的著作MicroeconomicFoundationsof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ory (Norton, 1970)中。
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在开创性贡献,菲尔普斯教授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菲尔普斯创建了一种新的非货币就业理论,提出商业资产价值推动“自然”率。该理论在其1994年的著作《结构性衰退》和1997年与胡恩合写的论文中有较广泛的阐述。它解释了欧洲80年代由于未关注通货紧缩而出现的衰退的原因,即实际利率大幅度提高、技术进步的机会损失和欧洲新兴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激增。
菲尔普斯最近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国家结构性活力的优势和源泉———企业和企业家创造力、金融家的最佳投资决策能力和经理们开发利用新方法和新产品的知识。菲尔普斯关于活力的研究开始于1990年和1992-1993年他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开展的关于东欧资本主义和大规模私有化的研究。
在他的近期研究中,菲尔普斯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是解决新问题的主要和最富创造性的动力,以及发掘人才和个人潜能的保证。
在他1997年出版的RewardingWork书中和后来经合组织的一系列会议中,他认为给予低收入工人的雇主以补贴是提供工人收入、降低工人失业率、使他们中的更多人加入到劳动大军行列的一种手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菲尔普斯的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 菲尔普斯虽然在经济增长有着突出贡献,但此次获奖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先前,被认为夺冠大热门的吉恩·格罗斯曼(GeneGrossman)、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Helpman)、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托马斯·萨金特(ThomasJ.Sargent)无一例外地成了“大热必死”这个定律的“牺牲品”,而菲尔普斯就这么“陌生”地走近了我们的视野。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贺辞中称,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的研究工作帮助我们加深了对经济政策短期和长期效果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对经济研究和政策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降低失业率将付出使通货膨胀上升的代价,即所谓的“菲力浦曲线”。菲尔普斯却并不这么看。他对工资、物价进行了更为基本的分析,并且考虑到经济中信息不畅的因素、个人不完全了解其他人的行为,因此必须将他们的决策基于预期之上。他从而对“菲力浦曲线”发出了挑战,提出了“菲尔普斯曲线”,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预期。菲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会对远期失业率产生影响,它只是由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所决定的,经济稳定政策只能对失业率的短期起伏产生影响。菲尔普斯表明未来的经济稳定政策的可能性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策:今天的低通货导致对未来低通货的预期,因此有助于未来的决策制订。至此,菲尔普斯解释了凯恩斯遗留下来的自愿失业现象、名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将工资、价格和就业的分析重新纳入到理性分析的轨道上。
在另一个有着突出成就的(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资本构成的合理尺度是菲尔普斯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菲尔普斯发现,通过减少消费用于对物资和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今天的一代将可以提高未来人类的福利。这个创见澄清了几代人之间可能的分配冲突。菲尔普斯还表明,所有人在某种条件下都可以从储蓄率的变化中获益。
菲尔普斯的研究方向很广,几乎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贡献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他继罗伯特·索洛(美国经济学家,以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着称,并在1961年被美国经济学会授予青年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ClarkMedal)和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菲尔普斯成名于1968年。当时,身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菲尔普斯发表论文,用微观中对于工资与价格的预期来分析劳动与商品供给的宏观选择,率先引入以预期为基础的“均衡就业路径”这一重要概念,从而一举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界中的大师级地位,那一年,他35岁。
菲尔普斯1933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伊云斯顿,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詹姆斯·托宾教授(第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计量方法,严格数学化的风险理论,家庭和企业行为理论,一般宏观理论,经济政策应用分析,投资决策,生产、就业和物价关系理论)。菲尔普斯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
菲尔普斯著作颇丰,主要有《经济增长的财政中性》、《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货膨胀政策和就业理论》、《经济公平》、《个人预期和总产量:理性预期的考察》、《宏观经济学研究》、《利他主义、伦理道德和经济学理论》、《就业问题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等书,还发表论文200余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论文有《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风险资本的积聚———序列效用分析》、《资本替代品、固定比率、增长和分配》、《对投资的新看法》、《预期通货膨胀和经济福利》、《技术进步模型和研究工作的黄金律》、《菲利普斯曲线———对通货膨胀水平和最优就业率的预测》、《次优国民储蓄和博弈均衡增长》、《市场出清产品价格下的短期就业状况和真实工资率水平》、《公债、税收和资本密集度》、《货币、公共支出和劳力供给》、《为达到代际公平对财富和工资的线性征税———一些可靠的国家案例》、《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效力》、《利润理论和对利润征税》等。
费尔普斯很少来中国,他的作品也很少被引介到国内。关于他本人的介绍,除了上面照例的简历、作品目录之外,就鲜有提及。为数不多的而且还比较值得玩味的一段记录是:2005年6月1日,费尔普斯以“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专家身份来到北京某大学演讲。当他照例就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课题发表观点,指出工人的信息不畅,会导致失业率提高;工资越高,失业率也就越高……这时,另外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举手提问了,提了一个失业赔偿的问题。费尔普斯没有明确回答,顾左右而言其他,最后,费尔普斯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浙江大学杨吉)
菲尔普斯 开创宏观经济研究新局面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时间13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最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理由是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费尔普斯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
埃德蒙·菲尔普斯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菲尔普斯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也是继“欧元之父”蒙代尔(1999年)、斯蒂格里茨(2001年)之后,又一位获此殊荣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在此之前,芝加哥大学共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紧随其后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有4位和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菲尔普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尔普斯教授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60年代后期,菲尔普斯将基于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引入就业决定和价格-工资动态理论,这是他最著名的工作。凯恩斯在30年代的伟大工作无法解释为何非自愿失业在经济增长最好的时期也会存在,它也不能解释为何“有效需求”的下降能够导致失业上升———为何不能通过立即将货币工资和价格降到足够低,以先发制人地预防就业下降?
菲尔普斯回答了凯恩斯留下的问题。同时将传统经济学归于工人、消费者和企业的基本理性纳入宏观分析框架。1967年发表在《Economica》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和跨期最优失业”,1969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的“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的新微观经济学”等是菲尔普斯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论文。在这两篇论文中,菲尔普斯对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学界流行的菲利普斯曲线即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是反相关的关系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证明了菲利普斯曲线有一个关键的缺陷———只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长期。新理论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的核心是,只有短期内,由于劳动者预期滞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才有反方向的交替关系,即存在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但通货膨胀不会对远期失业率产生影响,它只是由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所决定的,经济稳定政策只能对失业率的短期起伏产生影响。菲利浦斯表明未来的经济稳定政策的可能性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策:今天的低通货导致对未来低通货的预期,因此有助于未来的决策制订。在菲尔普斯提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后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在菲尔普斯的“微观-宏观”模型中,市场取得均衡意味着参与者的预期与他们的行动相一致,然而这并没有普遍地消除失业,甚至不能普遍地消除非自愿失业。他在1968年的论文中指出,某经济体的企业面对一个管理上的难题,即成本不菲的雇员更替,而公司的政策则试图平衡薪水册和更替成本。在一条均衡路径上,每一点的现行工资通常是一种“激励”工资,因此,工资要比实际需要的高;但它却导致了“工作配给”(jobrationing),非自愿失业普遍存在。在1969年的论文中,菲尔普斯勾画了一个由大量独立的“岛”组成的经济,其中,工人必须决定是否接受本地市场工资或搬走。即使在均衡的情况下,一个岛上的工人由于可感知的工资差异也会坐上船到其它岛上去,并在他们重新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处于失业。这些模型的主要发现是,非均衡的潜在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工资和价格预期中的错误将扰动失业的规模。假如说,在劳动力更替模型中,每个公司在决定其下一期工资的时候低估了其它公司的工资,即实际工资超过预期的工资,该错误减少了公司预期的就业更替及预期的更替成本,因此鼓励这些公司以更少的工资雇佣更多的员工,从而降低失业率。再假如,在“岛”模型中,平均工资超过了工人预期,对工资的低估促使一些工人接受工作而不是继续寻找,因此,导致失业减少。同样地,菲尔普斯1967年的论文假定每个公司低估其它公司设立的工资将鼓励增加产业和劳动力需求,提高就业。为该观点提供基础的是他在1970年与SidneyWinter合作的论文中所介绍的“顾客市场”。
所有这些回答了凯恩斯的难题:未察觉到的“有效需求”上升,抬高了平均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将减少失业———如果一般的公司(或岛)不晓得或想象普遍的工资与价格水平已经增长了与其本身相当的水平(假定实际价格或工资通货膨胀超过预期)。而一个持续的对将来货币工资和价格的高估将导致衰退的延长。
菲尔普斯的研究,以及包括斯坦利·费希尔(StandleyFischer)和约翰·泰勒(JohnTaylor)等经济学家的工作,为7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了基础。从此开创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新局面,进而对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在30年代的伟大工作无法解释为何非自愿失业在经济增长最好的时期也会存在,它也不能解释为何“有效需求”的下降能够导致失业上升———为何不能通过立即将货币工资和价格降到足够低,以先发制人地预防就业下降?菲尔普斯回答了凯恩斯留下的问题。同时将传统上经济学归于工人、消费者和企业的基本理性纳入宏观分析框架。(南开大学严兵)
(责任编辑:王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