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丽晖
    荣华实业(行情,论坛)上市5年,除了实际控制人张严德和部分公司高管,与它打交道的人似乎只能换来梦魇般的结果。 投资者用6.67亿元募集资金换了一大堆没效益的可疑资产,并且至今还有5.45亿元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没完成;银行给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的1.93亿元贷款有1.44亿元(占75%)逾期;职工当初为了进荣华实业(行情,论坛)工作,交纳了三、五千不等的风险抵押金,如今也多是有去无回。
    银行:被迫成了债主
    多年来,荣华实业(行情,论坛)与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虽然相距不足百米,但尤喜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毫不在乎管理成本和财务费用。
    2006年年初,甘肃证监局在限期整改通知书中指出:荣华实业(行情,论坛)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在2002至2004年产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额较大,占用方式包括无真实交易背景的承兑汇票等。与昨日的“澄清”公告一样,荣华实业(行情,论坛)在整改报告中,避重就轻,大耍太极,只字未提开出没有真实交易背景承兑汇票的事实。
    荣华实业(行情,论坛)上市第二年,承兑汇票就表现异常:2002年年底,公司承兑汇票5300万元,保证金7100万元,竟然比承兑汇票还高。这种偏爱的背后难逃套取银行资金嫌疑。
    果然没多久,受害者出现了。2003年、2004年,大股东荣华工贸的控股子公司荣华味精从上海浦发银行(行情,论坛)广州分行东湖支行陆续开出15张等额(1000万元)商业承兑汇票,合计1.5亿元,除兑付一笔1000万元承兑汇票后,剩下的1.4亿元均无法兑付。其中7000万转为荣华实业(行情,论坛)对银行的短期借款,至今未还,已逾期2年;另外7000万元成为上市公司对荣华味精的其他应收款。
    荣华实业(行情,论坛)与荣华味精均受制于荣华工贸,两家公司仅隔一条马路,彼此情况非常了解,短期内连续开出如此巨额的商业承兑汇票无法兑付,无法使人不质疑两者间交易的真实性。而荣华实业(行情,论坛)及其关联公司在幕后之手的操控下,把银行一步步拉进来,被迫成了自己的大债主。
    银树:大股东的“帮凶”
    2003年9月25日,一张陌生的面孔出现了,这就是广州银树食品有限公司。它向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贷款6000万元,以荣华工贸所持有荣华实业(行情,论坛)955.5万股法人股作质押,并且荣华工贸提供2.4亿元机器设备抵押。到2004年3月23日,荣华实业(行情,论坛)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并且迟至2006年4月才披露,因此公司全体董事受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
    其后广州银树很快以“其他应收款”通道将资金转给荣华工贸,造成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担保的事实。
    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的公司章程中,就对外担保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但在执行时,已不知走调成什么样了。
    那广州银树又是怎样的一家企业?经查,注册资本50万元!系由广州市荔湾区泛雅拉链配料有限公司于2000年变更而来,根本不具备反担保能力。
    投资人:不甘的受害者
    本报刊登荣华实业(行情,论坛)调查文章以来,各方反应强烈,投资者、读者及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的职工,纷纷与本报和有关记者电话联系,有的要求反映情况,有的希望报社呼吁有关部门对公司立案调查,还有的要求与本报的维权律师志愿团取得联系,希望得到帮助。这其中,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的一位流通股大股东前天紧急约见记者,说看完文章后寝食难安,其投资可能面临巨额损失。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对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立案,调查清楚报道所述问题,还投资者一个真实的荣华。
    就在昨天,部分荣华实业(行情,论坛)的职工给记者发去了匿名短信,称作为投资人和员工,本报的报道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同时作为受害者,他们愿意提供更多的材料,帮助本报揭露公司存在的不法行为和不可告人的内幕,以利由此受害的人们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有人别有用心地在网络发布信息,称南方基金准备大量买入荣华实业(行情,论坛)股票,基金看好公司的新能源和热电资产,即日将赴上市公司调研等,以混淆视听。 一位基金高管对此表示,这是连小孩都骗不过的把戏。他表示,信息不对称让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无辜的羔羊。对这类公司,真相揭露得越早,就是对投资者及债权人最大的保护。
    为了方便读者和投资者的交流互动,中国证券网今日起开设本报记者石丽晖的个人博客,地址是: https://shilihui.blog.cn-stoc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