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招拍挂”这一新政策无异于一场“土地革命”,而深圳则将率先实行工业用地市场化。这一举措的实际意义远不止工业用地价格上涨多少那么简单,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继而对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可能是深圳再一次城市转型的开始。
    9月底,深圳市国土与房产管理局对外公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业用地使用权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此次公布的《规定》提出,今后除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或重大工业用地和因涉及保密事项不宜以公开竞争方式提供的工业用地,经市政府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出让外,其他工业用地应当以拍卖或招标方式出让。拍卖为政府优先适用的出让方式。
    在肯定了深圳该举措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中央之所以要求各地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是为了杜绝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方便招商引资而人为压低最低价标准,甚至人为压低基准地价,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直以来,在土地供应总量的增长中,工业用地增长幅度比较大。根据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以来的工业用地总量分析,工业用地在整个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长期持续稳定在43%,高于房地产开发用地及其他各种类型用地。从今年上半年看,工业用地总量同比增加12%。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指出,工业用地参与宏观调控,可以从经济上抑制一些工业用地的低成本扩张,一些简单的重复加工工业的用地就可能减少。这样,就可以腾出一些土地用来增加普通商品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供应。
    工业用地“招拍挂”在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同时,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可以有效地抑制多占、乱占和浪费土地的现象,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另外有利于落实政府产业规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主任刘建新表示。
    与工业用地招拍挂相呼应的是,9月13日,深圳市规划局公布的一份类似深圳用地指南的《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提出,初步形成“全球科技创新基地和高端制造业基地”,逐步实现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造”的转变。
    该规划和工业用地招拍挂也许将给深圳的工业企业带来“流动”,从而推动城市的再一次转型。在深圳短短20多年的发展史中,许多工业企业经历两次“流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深圳作为外资进驻的第一站承接了大量来料加工型企业,90年代中期深圳开始转向大型企业与高科技项目,将不少中小规模企业挤向了深圳周边地区;到了21世纪初,长三角加入与珠三角的竞赛,分流了部分外商投资。
    在深圳明确追求的单位土地的GDP贡献这样一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推行并得到认同的时候,设计对应的工业用地分配机制就顺理成章了。“使用‘招拍挂’方式可能限定产业类型、增加值、环保、技术等级、人才需求等条件,但这种机制就是要影响产业升级和引资,用土地价值的自然利益杠杆调节深圳规划的产业升级和引资类型。”南海发展(行情,论坛)(香港)集团财务分析经理Jackson yang说。
    “以前深圳工业用地的协议转让一直是由产业来主导,而不是由市场选择,土地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所谓低成本低效率低产出,这样反而影响了深圳的产业升级。”世联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劲松认为。
    工业用地招拍挂在使得一些企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流动,也为企业进入深圳设置了高门槛。在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常务理事何学彦博士看来,“企业开始考虑土地成本,促进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将促进产业升级,包括促进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
    参与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的项目组成员李江博士表示,以前说加工产业到深圳来以后,香港的产业将空心化,经济要衰退,事实上这么多年香港经济并没有衰退。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把部分产业调整出去,把地方腾出来之后发展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实际上,这是一个高端化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