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合肥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型”城市布局被规划界誉为“合肥模式”,成为全国城市三大经典规划模式之一。1992年,“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合肥“以环城公园为骨架,特点鲜明的园林城市建设途径”得到会议的高度评价,合肥与北京、珠海成为国家首批“全国园林城市”。
“合肥是一个城市建设出典型、出经验、出成果的城市”,这是原建设部部长侯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着眼于构筑“一主城、四中心、一滨湖新区”现代化滨湖城市的合肥,正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来诠释这句话。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和省会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和生态型城市的定位。合肥正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整合城市空间、土地、经济等资源,拓展主城区,构筑开敞式、组团化的城市功能布局框架,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使城市空间发展逐步向‘环城—滨湖—临江’演变。”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构筑“一主城、四中心、一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开敞式转变的“141”发展战略是合肥新型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的核心和精髓。
王爱华介绍,“141”城市发展战略,就是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一个主城是指在现有合肥二环路以内、312国道以北的城市空间,主要负担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四个外围组团分别是东部组团(包括店埠、撮镇);北部组团(包括瑶海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区、双墩);西部组团(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西南部组团(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派镇)。一个滨湖新区指在巢湖东北岸地势较高地段建设滨湖新区(包括包河工业园区)。
承担合肥十一五城市发展规划制订主要任务的合肥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姚本伦进一步解释,“141”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合肥市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空间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该框架不但对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规划期以外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和控制作用。同时,该框架不但指导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拓展,也指导城镇密集区范围内的城市空间有序拓展。
姚本伦说,随着合肥城市空间结构将完全呈现“141”的城镇空间结构,城市成长阶段也将过渡到轴向生长阶段,以“一核五轴多组团”的方式构筑合肥都市圈。
“一核”指的是合肥市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城镇密集区,包括一个主城、4个城市组团、1个滨湖新区。这“一核”将建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和教育产业化基地,全省城郊型农业示范基地等“四大基地”。成为全国闻名的科学城、滨湖城,形成带动安徽全省经济腾飞的强劲增长极。
“五轴”就是5条发展轴线,即合淮铁路、公路,合芜铁路、合马公路,合九铁路、合蓉高速公路,合六公路与合宁高速公路沿线发展轴。
“多组团”是在城镇密集区范围内继续发展中心城区周边的小城镇,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突出特色,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补充。
姚本伦介绍,随着“141”发展战略的实施,原来在城市周边的大蜀山、南淝河的南段都将被包含在城市建城区当中,形成山水入城的城市山水格局,同时小蜀山、北部的江淮分水岭和巢湖成为更大范围上的城市山水的背景。合肥城市总体的形态结构将体现为“山水背景,绿带穿城,斑块分散,多组团,指状发展”的“星型”结构特征。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