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15周年之际,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特别邀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执行院长迟福林以及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做客搜狐财经,就当前的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迟福林的精彩观点。
迟福林:我更注意研究政府转型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什么这样说?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事情。第一个方面的事情就是通过政府转型来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由此可以大大缓解城乡贫富区域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时间重要的问题,如果政府转型实现不了,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个矛盾解决不了,我们想明显地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部差距,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二,要特别重视常教授刚才谈到,就是政府利益的倾向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影响。比如说大家对垄断行业现在某些不合理的收入水平是有看法的。
垄断行业这样的事情很多都是跟政府的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政府自身利益的调整防止政府利益的扩大,有效地制止和解决政府利益的倾向,对于我们控制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这种趋势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在我看来收入分配差距有它扩大,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是更应该强调它不合理的一面,其中不合理的一面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种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某些是不可控制。这种失控或者不可控制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或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行为的问题。第三个,我们强调政府转型和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政府能够在解决困难群体,解决广大的农村东西部差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你比如说现在研究如何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几个事都是和政府联系在一起,第一要不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按照财权、事权这样的关系,建立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分工呢,还是按照公共服务的职责和公共服务能力相匹配的原则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分工体制。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是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总量上还是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对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现在有将近三千万人的事业机构,可是事业机构行政化倾向很厉害,他们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能不能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行事业机构转型,使得事业机构成为未来我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个主体的部分。这件事情有待于政府转型才能推动事业机构从行政的附属物转到公共服务的主体。第三件事情比如说刚才谈到统筹城乡发展,现在很大的一件事就是城乡分割严重不合理的两元公共制度安排应该打破,标准不一样,但是制度的歧视应该打破。第四,政府转型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不是以经济总量为主,而是以基本的公共服务为主的干部考核机制,现在干部的升迁和经济总量联系在一起,和GDP水平联系在一起,老百姓对干部升迁影响力很小,说话的空间很小,但是真正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是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公共服务到位不到位,这是基本标准。强调政府转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的实际,而且这件事情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把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我们收入分配中大的基本格局才能确定下来。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