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侯利红发自北京
    9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纪录,平均每天约为44.87万吨。专家认为,国际油价的大幅持续下跌,是中国石油进口迅猛攀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原油的进口量飙升到1346万吨,同
    比增长24%,较曾经创造增长纪录的今年1月份增长了2.4%。
    “国内各炼油厂趁油价下跌之际大量购进,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昨天,美国能源基金会副主席、首席代表杨富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预测,从长远来看,尽管油价可能会出现波动,但国际油价下跌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最终会降到45美元/桶,甚至可能跌破45美元。
    在杨富强看来,如果今年油价继续呈下跌趋势,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原油进口量必然会大幅增加。
    据了解,目前原油价格已较7月份时每桶77美元左右的高点下跌了约25%。专家们认为,国际油价下跌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维持产量上限不变、伊朗核问题出现缓和迹象及美国夏季用油高峰已过等因素联系紧密。
    “国际市场上石油已经逐渐显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杨富强表示,国际油价的虚高缺乏坚实基础,如果期货价格一直坚挺,各国在石油消费上就必然竭力压缩,同时大力发展各种替代液体燃料,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石油需求放缓。
    也有观点认为,9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大幅增加,是因为国内石油消费的快速增加。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11 日发表的月度报告中预计,中国石油需求今年将增长6.4%。尽管这个数字比此前的预期有所下调,但仍比2005年2.6%的增幅增长了一倍以上。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的石油消费确实也在跟着攀升,但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已充分显示出国家在控制石油等能源资源消费上的决心。”发改委能源局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液体替代能源,同时还在制定系列有利于节油、节能的举措。
    中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也被认为是导致国内石油需求增加、原油进口攀升的原因之一。有报道称,我国首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宁波镇海储备基地已开始注入原油;预计2007年至2008年,大连、黄岛、舟山等其他三大石油储备基地将陆续竣工。
    “给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注油,对总的进口量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杨富强表示,进口量的增加主要还是缘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大量买进原油进行储备的策略。 |